普桑的《耶路撒冷聖殿歷劫圖》自十七世紀就下落不明,三百二十年來沒有人見過,馬洪和羅浮宮的專家又何以能認出這幅畫?
這幅畫在九五年難以鑑別之處,在於畫布被厚塵遮蓋,難以看清畫中細節。但眼利的專家卻在畫中一眾騎兵背後,隱約看見一具猶太教燭台,故相信所畫的是耶路撒冷被洗劫的情景,不是迦太基。
這幅畫的大小與十七世紀留下的紀錄脗合,而且有普桑另一幅同名畫作可作參考,故專家下此定論。
此外,X光檢查發現該畫有起草和修改線條的痕迹,足證這是真迹,不是摹本。
普桑兩幅《聖路撒冷聖殿歷劫圖》所描繪的,是羅馬帝國在公元七十年攻陷和洗劫耶路撒冷的情景,故對猶太人來說有特別的意義。
普桑在第二幅採取了較佳的透視效果,畫面深度較好,故被認為在藝術上有較佳成就,但第一幅有失蹤多年的傳奇背景,因而別具價值。
綜合外電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