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一次,在地鐵站裏等車,見到一個很奇怪的廣告,廣告畫面只有一個醫生聽筒,最初還以為是藥物廣告,但留心一看,原來是一家自稱認股證專家的證券行的廣告。
投資市場五花八門,進行分工也是好事,在新的莊家制之下,更多的備兌認股證會推出,香港證監會也認可了對沖基金的發行。我想,將來香港應該會出現愈來愈多的衍生工具,而這些衍生工具也應該愈來愈普遍。目前,大部分人都認為衍生工具只適合讓專業的基金經理買賣,如果只是小量的基金經理對衍生工具有興趣,香港如何成為金融中心呢?
金融中心不但有蓬勃的股票市場,也該有蓬勃的外滙市場、各種衍生工具市場,還有,就是債券市場。可惜,今日的香港金融市場仍只有股市能普及化,餘者仍只限於專業人士,一般人對債券、投資衍生工具的認識不多。昨日,香港專業財經分析及評論家協會正式成立,也許,將來這個人才鼎盛的協會可以主辦一些課程,讓更多香港人增加金融財務的知識,推動香港成為真正的國際金融中心。
昨日大市牛皮,不少評論都說牛皮市不適宜買認股證、期權這類衍生工具,但投資世界千變萬化,自由市場之下每一個時候都是機會。牛皮市時,認股證、期權的溢價低,購買成本也就相對低了,牛皮一陣子之後突然又激烈波動的例子太多,市一動,買認股證的利潤就很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