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無紙化今年難成事

證券無紙化今年難成事

【本報訊】證監會公布證券交易無紙化諮詢文件,由於現時四大證券登記公司只有一家有無紙化必須具備的結構組件,加上修訂《公司法》後,超過600家非在港註冊的上市公司仍要另作安排,相信不可能如證監會主席沈聯濤較早時預計般,在今年中至年底實行。
證券無紙化計劃早於99年9月,由財政司司長委任的金融督導委員會提出,至00年10月地鐵公司(066)招股出現重複股票事件,進一步推動無紙化進程。沈聯濤當時預期,18至24個月內可望實現無紙化。

登記機構未備所需組件
不過,諮詢文件指出,現時本港絕大部分上市公司的過戶服務,均由4家最大型的股份登記機構提供,其中只有香港交易所(388)屬下的中央結算,在今年第三季起採用全新開放式及以聯網協定為基礎的架構,該架構為無紙化的必須結構組件。
另一困難是要修改《公司法》內容,容許證券以非實物形式存在,但截至去年10月止,本港上市公司中,有432家在百慕達成立、153家在開曼群島成立、54家在內地成立、3家在其他國家成立,這批公司的相關法例修訂及適用情況要另作安排。是次諮詢將於5月8日結束,證監會發言人表示,未有實施時間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