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政府過去一直仰賴賣地作為主要收入來源,經九七年金融風暴後,地價大跌,本財政年度的土地拍賣收入更是過去十個年度最低(不計曾暫停賣地九個月的九八至九九年度)。不過,業界預期未來樓市平穩,下年度的賣地收入有望增加至近六十億元。對於賣地收入減少,特首董建華回應時稱賣地總數和市場預測一樣,他滿意。 記者:林志光
拍賣官柏鼎言昨日指出,本年度的賣地收益只得近二十七億元,主要是本年度售出的都屬細地皮,令收益銳減,至於下年度的賣地收入會否繼續一蹶不振,則視乎經濟狀況而定。但他認為現時樓市似有回升之勢,發展商亦願意入市購地。
以金額計,九八至九九年度賣地收入最差,其實是因為當時政府眼見受金融風暴衝擊,樓價狂瀉不止,市場對樓市信心瀕臨崩潰,在該年度舉行首次賣地後,作出暫停賣地九個月的決定。因此,該年度只拍賣尖沙嘴北京道商業及上水商住兩幅土地,進帳十五億七千萬元。
如撇除該年度不計,本年度其實是自九二年來最差的年度賣地成績,較上年度及前一年度分別下跌約百分之六十八及百分之五十五。與九七年高峯期相比,跌幅更逾九成。本年度連補地價等其他土地收益只約八十五億元,遠低於預期的二百七十多億元,是政府財政赤字的主因。
特許測量師黎展鵬表示,本年度主要是售賣小型地皮,且經濟環境轉弱令發展商不敢貿然勾地,加上政府不願賤售土地,令庫房收入大減。但是隨着最近新盤推售市場都有理想反應,發展商會希望買地來增加土儲。雖然西九龍的供應量多,但發展商看準此點,認為政府在地價上不會堅持,他們可以較低價錢購入土地,所以,他預期,下年度西九龍地應熱賣,會被發展商搶購一空。
另外,政府將五幅私人參建居屋土地轉為私人住宅地,亦會吸引發展商競投,因此他估計明年的政府賣地收益可比今年度增多三十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