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熱點:美管治制度受質疑

市場熱點:美管治制度受質疑

過去一周美國剛剛發表了2001年第4季經濟增長結果,竟然是正數,遠較分析員預期平均下挫的1%為佳,令到華爾街眼鏡遍地。從技術層面來看,如果國內生產總值連續兩季出現負增長,便可稱之為衰退,但2001年只有第3季出現負增長。
在2001年,分析員之間最常見的話題是美國經濟何時復甦?美國經濟增長表現會出現甚麼形狀?是V形反彈、U形走勢、還是L形一沉不起?原本人人期望是V形反彈,但結果令人失望,911事件之後,較為樂觀的會是U形反彈。如果單看股市表現,2001年杜指及標普500指數,有波幅冇升幅,納斯達克指數更潛底,就算現時指數回升,最多只是U形反彈。
雖然美國近日公布的數據有改善,顯示美國經濟正在復甦,而聯儲局又沒有再次減息,這表示美國經濟已經開始改善,而2001年的減息潮亦可能結束。明顯地,減息的結果已開始浮現,理論上,經濟好轉應該利好股價才是,但過去一周美股表現卻差強人意。

監管雖佳也出事
美股表現之所以失色,最主要是受到最大的能源交易公司Enron案所影響,Enron案引發出先進國家的會計帳目問題,同期又傳出其他美國能源類公司,如Williams及AnadarkoPetroleum的公司帳目亦可能有問題,導致這些股份股價下挫。
近年香港亦流行談及公司管治(CoporateGovernance),所謂公司管治是指上市公司要怎樣領導及管理,目的是為股東尋求最大的利益。要有好的公司管治水平,首先要有良好的監管法例,更要有專業的監管機構,如證監會、交易所,再加上可信的核數師報告,多管齊下,才能有好的管治效果。
美國無論是監管制度、法例及從業員的水準,都是世界首屈一指的,但結果仍然出現Enron案,令人懷疑現有的公司管治制度是否可行。在美國上市的公司,一年要提交4次季度業績,業績要由核數師審核才可公布。每季公布一次業績,目的是提高公司的透明度,就算公司有問題,投資者很快便能從季度報告之中得悉。通常分析員及投資者都會相信會計報告的數字是正確無誤的,但Enron案的問題,是公司及會計師行不履行他們的責任。公司的盈利是可以製造出來,而會計師行可以因生意的問題,而沒有盡它應有的責任,這是對所謂美國先進的公司管治制度的一大諷刺。
電郵:[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