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觀近望:經濟復甦現新障礙

遠觀近望:經濟復甦現新障礙

美國上周公布了兩項重要經濟數據,先是上季GDP,原先預期會跌1%,但結果出乎意料地錄得0.2%正增長。周五失業率預期會由12月的5.8%升至5.9%,結果亦令人大感意外,不升反跌至5.6%,不禁令人對當地專業人員的分析能力產生懷疑。
與此同時,會計的專業操守亦受到人們的懷疑,安然(Enron)破產案發生後,美國多間大型企業如綜合企業公司Tyco、旅遊公司Cendant、藥物公司Elan及地區銀行PNCFinancialService等亦發生帳目受質疑問題,一時間風聲鶴唳,引發投資者恐慌。今次觸及的不但是企業盈利問題,更是整個會計行業的專業操守,更有人質疑會計基本的規則(accountingprinciples)。

市場對企業帳目失信心
筆者不是專業會計或核數師,但相信在不同情況是需用不同的規則,安然所以能夠將其盈利「造大」,其中一個方法是用「mark-to-market」的會計方法去計算產品價格,所謂「mark-to-market」是用產品的合理價值在損益表上計算盈利或虧損,此方法本身沒有問題。但何謂合理?若一件貨物能在市場上隨時賣出或格價,那麼便沒有問題,但在一些遠期合約,不大流通的東西,根本就沒有所謂的「合理」價格,亦沒有可參考的價值。安達信身為會計界的Big5公司,難道公司內的精英不能看出這點?當中發生了甚麼事有待調查,但此事足以令投資者對企業財政的狀況盡失信心。
想深一層,更可能阻礙美經濟的復甦,試想想,市民眼看一間又一間的公司因帳目「爆煲」而破產,他們對經濟前景當然不會樂觀,那麼消費又會減少,外資當然會避之則吉。這件事對我們的啟示是甚麼呢?在投資一間公司之前,我們不但要明白公司的業務,亦需要知其賺錢方法及資金流向,最後以批判性眼光對待,例如你知道公司下半年比上半年的毛利多了80%,就要弄清楚為何有這麼大的升幅,而不是「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近期籌備上市的公司眾多,要認購新股,大家需要於招股書上多花點工夫,一間公司往年雖然有不俗盈利,每年皆大派股息給股東,原因如何?一間公司上市籌集大量資金,另一方面又派大量紅利給原有股東,用意如何?絕對值得大家想一想。
電郵:[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