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非中國化」 - 石琪

大陸「非中國化」 - 石琪

在今日華人世界,保持最多中國文化特色的地區是台灣,並非大陸和港澳。看看台灣的飲食、習俗、語文、宗教和迷信,政界與黑道,都很中國式。所謂「台語」即福建閩南語,亦是漢語一種方言。台灣書籍大多數仍是傳統直行排印,連李登輝、陳水扁的自傳也這樣,並且堅持正體字,不像大陸早已簡體橫行,還要西化拼音。
無疑,台灣不是純中式,受日本和西方影響很大。但全中國也不是古典中國了,其實清朝中國人已經禁穿漢服,要穿滿族旗袍馬褂,連髮型亦改變。中共開國,曾經大反中國傳統,要全面改造,忘宗滅祖,反孔反儒,改認馬列為祖宗。
中共統治下的大陸,一直走向「非中國化」,近二十年才重認民族尊嚴。不過,現在大陸人已和舊中國人大有分別,新派洋化最盛行,城鄉愈來愈少正式中國風味。
香港勝在中西合璧半唐番,但現在中式也減弱,普遍西化。至於西化得不精不純,那是另一問題,實際上香港的中式更不倫不類,難怪近年西片打功夫勝過港片。
很奇怪至今仍有人擔心香港變得「中國化」,其實大陸也「非中國化」,很「香港化」了。反而不願統一於中國的台灣,卻有較多中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