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提到名牌時裝,一般人自然會想起意大利的米蘭或法國的巴黎,但原來俄羅斯首都莫斯科也是「名牌時裝都會」。叫人詫異的是,近年新興的莫斯科名店主要客路,不但是那些被形容為「新俄羅斯人」的超級富豪,還有一些寧願借錢也要買名牌的中產階級。
莫斯科有一條「名店街」,滙集了世界各地的名牌時裝店,不時可見一些打扮入時的女士逛街購物。當地一間時裝店的商務總監韋貝爾說:「這裏的人現在都毋須遠赴世界各地買衣服了。在這裏可買到的可能比在巴黎還要多。」
跟其他大城市的名店不同,莫斯科名店的目標顧客並非遊客,而是當地人。代理多個著名時裝品牌的公司Bosco透露,他們九成五顧客都是俄羅斯人,每月平均銷售貨品數量達三萬件。
不要以為出入名店的一定是俄羅斯新經濟下俗稱「新俄羅斯人」的超級富豪,當地高級時裝市場近年蓬勃發展的「主要支持者」,其實是一批中產階級人士。俄羅斯人向來追求時尚風格,再加上經歷過多年的經濟不景,他們都傾向花錢,鮮有儲蓄習慣。
俄羅斯時裝設計師亞爾馬克表示:「在紐約,若有人購買價值一萬美元(約七萬八千港元)的大褸,代表他是百萬富翁。但在俄羅斯,若有人花一萬美元購物,卻代表他只有五千美元(約三萬九千港元),另外五千美元是向朋友借的。」
民意調查證實,俄羅斯人確肯花錢在名牌物品上。一間調查機構訪問了當地三萬六千名中產階級人士,發現願意買名牌貨品的人數,比英國多四倍。
莫斯科一千二百萬人口中,約兩成屬中產階級,即家庭人均收入介乎三百美元(約二千三百四十港元)至二千美元(約一萬五千六百港元)。由於當地的住屋租金及日常開支相對較低,他們都多花了錢在非必需品上。
一件人手縫製、價值二萬五千美元(約十九萬五千港元)的紅色Armani晚裝,雖然對一般俄羅斯人來說仍是遙不可及,但有名店經理指出,有人可以「節衣縮食」數個月,為的只是一雙名牌鞋子或一件飾物。八十美元(約六百二十四港元)的銀製匙扣及一百五十美元(約一千一百七十港元)的TiffanyandCo.銀製心形飾物,在聖誕及新年期間就成為搶購目標。
在一間時裝店,十七歲的伊利亞正試穿一套六折後售價八百六十五美元(約六千七百四十七港元)的黑色西裝,他二十二歲的兄長尤里預備送給他作為禮物。尤里說:「無論賺多少錢,任何人都會盡量穿得光鮮。」
美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