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本港再發現有雞隻集體死亡事件,疑為禽流感感染。漁農自然護理署昨日發現一批由新界一家農場運到長沙灣臨時家禽批發市場出售的雞隻出現異常情況,其後一百二十隻雞陸續死亡,漁護署決定即時銷毀該一千五百隻雞,並禁止該農場輸出任何雞隻。 記者:梁洵瑜、鄭豐俊
漁護署追查後發現該批雞隻來自一間本地農場,署方即時禁止該農場輸出任何雞隻,並進行檢疫措施,從雞隻抽取血液樣本進行化驗,發言人回應稱會驗禽流感及其他雞隻傳染病,但需要數天才可完成;而漁護署強調在今年一月份家禽批發市場的雞隻並沒有出現異常的死亡率。
據業內人士透露,初步得悉該農場位於元朗,屬於大型農場,飼養超過十萬隻雞。亦有長沙灣家禽批發商透露,該批家禽昨日運到批發本地雞隻的A場後,被禁止出售,相信是懷疑有雞隻感染禽流感。他強調,今次事件反映當局的檢驗制度存在漏洞,對本港雞場的檢疫制度不完善,在出售前毋須經過血液測試便可以運到批發市場;相反,國內雞隻輸港前必須經過多次檢疫。
不過,香港家禽批發商會聯席會議代表陳汝旭表示,近日天氣寒冷,新界不少雞農均出現雞隻集體患病死亡情況,一批雞隻其中兩成死亡,故不排除今次是因為雞瘟所致。
而港大微生物學系教授袁國勇表示,當局應加強本港農場雞隻的檢疫,並要檢驗一些在農場死亡的雞隻,即「執死雞」化驗,以監察農場是否有雞隻感染禽流感。他強調實施每月一次的街市清洗日後,應可杜絕禽流感在零售市場及批發市場流傳。
港九新界家禽批發零售商會主席黃偉泉表示,今次事件肯定會引起市民關注,雞隻的銷售量會下跌一成以上。不過,由於擔心會進一步惹來市民恐慌,相信雞販暫時不會將價格下調。
此外,由於香港的雞隻來源主要是來自內地,春節期間的貨源不會出現問題,市民毋須擔心「無雞過年」。
本港九七年五月一名男童因感染禽流感H5N1死亡,成為全球首宗病例,其後再有數人染病死亡,港府首次展開全港殺雞行動;至去年五月又在街市發現禽流感病毒,隨即進行第二次殺雞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