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元區內3大核心國家經濟表現各異,除法國較為理想之外,德國和意大利可謂乏善足陳,前者已然陷入衰退,後者經濟持續倒退,相信亦在衰退邊緣掙扎。
不過意大利政府卻不以為然,上月中總理貝盧斯科尼(SilvioBerlusconi)曾揚言,意國經濟已開始復甦,並指出該國政府預期2001年GDP估計錄得1.8%增長(尚未證實),而今年經濟增長可望達致2.3%,惹來不少分析家認為他過分樂觀。
經濟合作及發展組織(OECD)早前將意大利去年經濟增長預測下調至1.2%,與一般經濟學者預期脗合,可說是向貝盧斯科尼澆上一盤冷水。
事實上意大利近期公布的經濟數據並不理想,11月份工業生產急跌2.6%,是9年來最大按月跌幅,原因是全球需求大幅放緩,導致以製造先進機械享譽盛名的意大利機械生產大跌3.7%所致。
此外11月份商業信心指數下降至5年半來最低點的83,第4季消費者開支錄得「零」增長,分析家估計第4季GDP在商業投資不前的情況下,可能出現1%的「負」增長。
受經濟放緩影響,意大利政府可能又無法在短期內達致平衡預算的目標,根據意國有關部門之預測,2001年財政赤字應不會超過GDP的1.1%,並強調可望在2003年達致預算平衡。假若經濟在今年首兩季仍未有改善,在稅收減少,以及社會福利改革因受到阻力而令政府動彈不得的情況下,有分析家估計今年財政赤字將不會比去年少,對政府估計明年能達致平衡預算更不寄厚望。環顧以往多國政府都有高估經濟增長之實例,意大利又怎會例外?
王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