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商情:逆水行舟哈利創新求突破

環球商情:逆水行舟哈利創新求突破

美國經濟疲弱,無數公司叫苦連天,但老牌電單車公司哈利(HarleyDavidson)的業績卻仍好得叫人垂涎。去年,哈利的營業額錄得15%增長,達33億美元(下同);盈利上升26%,達4.35億元;而股價則飆升40%。事實上,哈利自1986年上市以來,股價已上升了150倍,連出名升得快的英特爾(Intel)和通用電氣(GE)也望塵莫及。

哈利成立已超過100年,出產的電單車一直沒有多大變化,卻歷久不衰,儘管引擎和配件都是新簇簇的,但電單車的外觀卻與幾十年前的無異,充滿懷舊色彩。
哈利的成功之道,是市場推廣的成功,懂得製造車迷對哈利車的狂熱。職員本身多數已是超級哈利迷,又經常組織車迷會聚會,讓64萬名會員互相炫耀自己的戰車。哈利也會推出牛仔褲一類的產品,印上標誌,加強名牌效應;而哈利的產品配件冊子,也厚達720頁。
汽車業不景,不少公司的邊際利潤跌至零,但哈利的表現依然強勁,所出產的電單車均求過於供,售價還經常再被標高2000至4000元。哈利每年賣出24.3萬部電單車,佔美國市場的26%,其中多是大部的、發出隆隆巨響的典型哈利車。
哈利雖然成功,但行政總裁布勞斯坦(JeffreyBleustein)卻未能安枕,惟恐公司終會失去領導地位。他常告誡員工不要自滿和傲慢。在去年11月的員工大會上,他再次敦促員工:「我們無時無刻都要向前衝,好像有10隻猛獸正在後面追趕我們一樣。」

擁躉老化 最大隱憂
不過,哈利的確存在隱憂,其中面對最大的問題是,顧客的年齡中位數由1990年的37歲,上升到目前的46歲。若這個趨勢持續,到了2020年顧客將會全變成坐在輪椅上的老人。
另一方面,哈利業績的增長速度雖高,其實未及整個電單車市場,換言之,其市場佔有率實質上正在下跌。不少競爭對手如本田(Honda)、躍馬(Yamaha)、鈴木(Suzuki),甚至新崛起的Polaris、Canondale等,都相繼推出哈利型的電單車,搶走了不少生意。
布勞斯坦當然不會坐以待斃,在他的策劃下,哈利推出了首部「高性能」電單車V-Rod,是65年來最大的技術突破,希望取得更大市場佔有率,將哈利推上另一個高峯。
該款設計豪華的新車,有一顆由鋁金屬打造而成的寶石,售價為1.7萬元。V-Rod的馬力達到110匹,是普通哈利車的2倍,而時速則可達到225公里,性能的確大大提高。這是哈利歷來開發成本最高的項目,最大的目標是吸引兩類新顧客:年輕時尚的美國青年,和歐洲優皮一族。
為此,哈利更與保時捷(Porsche)聯手,合作製造液體冷卻引擎(liquid-cooledengine)。該款引擎可令電單車的摩打轉得更快更熱,幫助加速。這本來並非甚麼新事物,但對於100年來一直保守地用空氣冷卻引擎(air-cooledengine)的哈利而言,卻已邁出了巨大的一步。難怪電單車雜誌Motorcyclist於去年的10月號也以V-Rod作為封面,還大字標題「地獄的寒天」(ColdDayinHe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