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道】新加坡去年12月失業率升至15年高位,因當地電子業出口急跌引發公司裁員,以及愈來愈多公司將生產工序轉至中國等低成本國家。政府考慮推出失業保險等措施,並會發出指引協助金融業管理風險。
新加坡失業率在去年12月升至4.7%,遠高於9月份的3.8%,並較1992至97年平均的2%高逾1倍。該國去年共失去2.56萬職位,高於政府原先估計的2.5萬個,較前年失去的11624個職位多逾1倍。
據新加坡人力部的網址資料顯示,當地全年平均失業率由前年的3.1%升至去年的3.3%。
新加坡全國工會大會(NTUC)表示,由副總理李顯龍領導的經濟檢討委員會(ERC)正考慮推出失業保險,以及容許失業者預領退休金應急,但目前未有任何決定。
由於估計新加坡經濟要到下半年才復甦,加上屆時有許多畢業生投入勞工市場,分析員預測未來數季的失業率會繼續上升。政府曾警告當地會出現結構性失業問題,意味失業率難以重返過往的約2%水平。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預測,當地失業率在今年次季將升至5.5%見頂。NTUC表示,儘管該國今年經濟可望轉好,但因愈來愈多工廠將工序移至海外,預料當地製造業每年將失去1萬至1.5萬個職位。
金管局說,由於當地的個人破產及壞帳數字上升,他們將在未來數月推出風險管理指引,協助金融機構管理市場、信貸及資金流動等風險,當中包括在9月設立消費者信貸局,讓各銀行可交換客戶的借款及還款資料,預防客戶拖欠還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