牠們活在一億六千三百萬年前的侏羅紀時代;牠們體形龐大、步行時昂首闊步,但可以在短時間內快速起跑。這裏指的是一群牙尖爪利的獸腳亞目食肉恐龍(暴龍屬此類)。英國牛津一個石礦場發現了一群恐龍足印化石,證明這類恐龍追捕獵物時的時速可達三十二公里,跟一條黑樹眼鏡蛇差不多。
在侏羅紀時代英格蘭一個沼澤平原,一群巨型的草食性恐龍(相信是鯨龍)正四處覓食。三隻張牙舞爪的食肉恐龍突然從後追捕。
其中一隻草食性恐龍可能因生病,又或是太年幼跟不上大隊,被身後一隻有一噸重、高三公尺、長九公尺,相信是斑龍(暴龍的祖先)的食肉恐龍抓住了。
該隻草食性恐龍最終命運如何不得而知,但牠們當日留下的足印化石,卻為今日科學界透視當時獵食恐龍是如何跑動。
英國牛津附近的阿德利石礦場,近日發現那三十七隻食草性恐龍與三隻食肉恐龍的腳印化石,其中斑龍快速起跑能力最叫科學家詫異。
斑龍步行時昂首闊步,平均每小時走六點四公里,其間牠的三趾腳會向內,即使在濕滑地面也不會跌倒。但牠們可突然快速起跑,而且左右腳踏步成直線,腳趾向外,時速達三十二公里,遠比科學家想像的快。
領導是次考古研究的劍橋大學科學家戴爾博士表示:「我們早知道小型獸腳亞目食肉恐龍跑得快,但不能肯定大型的是否也可以。現在證據顯示這種動物並非動作遲緩的,牠們比部分人想像的要敏捷得多。即使不知道牠們能否長期維持這個速度,至少肯定可快速短跑。」
研究小組另一成員厄普丘奇博士說:「牠跑步時不用張開兩腿,是因為跑步時的動量有助身體平衡。」他認為那食肉恐龍可能並非真的跑步,而只是快速步行,減低對關節的衝擊力。
時至今日,被指是恐龍後裔的科莫多龍及鱷魚在步行及跑動時,都會採用不同的技巧及方法。
這批腳印化石為斑龍的行徑提供了線索,證明牠們是一同捕殺獵物的。
綜合外電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