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經濟見底回升的訊號真的愈來愈明顯了。最新的信息是美國聯邦儲備局宣布維持利率不變,顯示聯儲局及格老認為美國經濟已逐步回穩,不需要再進一步調低利率刺激經濟。而在宣布不減息的聲明中,聯儲局更明確表示經濟活動正逐步恢復,令復甦的前景更有把握。這樣的說法不但比格老一月初時喜憂參半的判斷正面得多,甚至比上周他在國會作證時更樂觀。
事實上聯儲局官員的確有樂觀起來的理由,因為愈來愈多的數據證實美國經濟不但沒有跌入深淵,反而迅速見底回穩;就以剛公布的二○○一年第四季經濟增長數據為例,原先大部分分析都預期九一一事件的餘波將會令去年第四季的增長跟第三季一樣出現負數;但結果原來美國經濟在第四季已止跌回穩,並出現百分之○點二的增長。也就是說,即使在科技泡沫爆破及九一一恐怖襲擊的雙重打擊下,美國經濟也只有一季出現負增長,到下一個季度已能站穩腳步;這樣的發展說明,九一一恐怖襲擊對美國消費者只有短暫的心理影響,並不像金管局總裁任志剛先生所憂慮那樣令美國人的消費模式有重大轉變。往下去只要不出現另一次難以逆料的重大災難或恐怖襲擊,復甦的步伐將在未來兩個月內更為明顯,比原先估計到夏天才復甦快得多。
而且復甦的勢頭不僅在美國出現,歐盟各國特別是德國、法國在去年末也開始錄得較好的經濟數據,例如法國國內的工業生產就在最後兩個月止跌回升。要知道全球主要經濟體都是緊密相連的,去年九一一恐怖襲擊後就曾一度出現全球主要經濟體同步衰退的危機;現在看來,全球主要經濟體除了日本以外,正同步走出下跌的漩渦,並逐漸形成同步回升的「良性循環」(VirtuousCircle)。
當然,隨着美國經濟回穩,美國的減息周期極可能已完結,接下來的是美國甚麼時候會加息;若果美國過早加息,對香港將有不良的影響。我們認為這方面的風險雖然不能排除,但威脅其實不大,一方面因為美國在經濟調整後已有大量閒置的勞動力有待聘用,即使經濟復甦也不會令通脹突然回升;另一方面從過往的歷史看,聯儲局減息到底後通常會把息口維持一年以上才向上調整的,例如九二年九月利率從八厘減至三厘後,直到九四年二月聯儲局才開始加息;九六年一月利率跌至五點二五厘後,聯儲局直到九七年三月才再次調整利息。按這樣的往績看,加息恐怕不會是短期內的事。
(圖)格林斯潘認為美國經濟已逐步回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