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家庭慘劇 - 吳靄儀

預防家庭慘劇 - 吳靄儀

慈正邨的倫常慘劇令人怵惕驚心,被害的孩子固然無辜,但狠心的父親相信精神也是極度困擾,最可怕的是,這種慘劇非但絕不罕見,反而有經常發生的迹象。較早前,警務處長向立法會滙報上年度的罪案,就指出了連年下降的兇殺案件,上年竟再上升,他解釋,其中有四成是屬於家庭慘劇,殺人之後自殺那種情況。
真的是採取更主動措施的時候了。慈正邨慘劇唯一生還的孩子向記者說,希望有問題的家庭,父母子女之間能多點傾談,使悲劇不致發生。其實大家都知道,這些悲劇是諸多因素,發展了一段時間之後才出現的,而訴諸暴力,至少部分原因是感到憤怨——恨人、恨己、恨命運——而走不出困局,心理學家和社會工作者都會告訴我們,無論怎樣小心努力,都難以百分之一百避免悲劇,但加強支援,減低迫上窮途困局的情況形成,終究是值得的,生命這麼寶貴,我們豈應吝嗇時間與資源?
我在立法會席上要求警務處長與有關部門研究家庭慘劇的兇殺案,尋求預防的方法,我特別提出,要讓感到不知道怎樣解決問題(包括法律上的問題)的人有得到專業意見的機會,因為一個問題解決不了,往往會導致更嚴重的問題。曾蔭培處長大概不明我所指,客氣幾句了事。不料言猶在耳,新的慘劇又發生了。不是說是誰的錯,但是生活壓力日益增加,當局必須面對,多求對策,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