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叔講股:安然事件啟示錄

陸叔講股:安然事件啟示錄

美國能源公司安然(Enron)的倒閉事件似乎愈演愈烈,而且開始引發起連鎖反應,前晚美股杜瓊斯工業平均指數大跌二百多點,亦是投資者憂慮同樣事件會發生在別的企業所致。因此,當另一能源公司Williams一宣布延遲公布業績,股價便大跌兩成,由此觀之,美國的投資者已成了驚弓之鳥。
或者很多香港的投資者會對今次的安然事件感到似曾相識,因為就在不久之前,格林柯爾(8056)因帳目被內地傳媒質疑,引發起民營股拋售潮,不少投資者現在仍猶有餘悸。兩者的分別在於安然事件是由核數師失職而引起,格林柯爾事件則表面看來與核數師無關。但兩者同樣引伸出投資者過分信賴業績報告書或公司發出的通告,原來亦有一定的風險。
無疑安然只是個別事件,我們總不能對每間公司都如此防範,因為如用這個投資方法,相信市場上很難找到一間公司是我們可以絕對百分之一百信賴的。由以上事件可見,如果當一間公司出現了問題時,投資者如何作出反應才是能否減少損失的關鍵所在。

及早離場減少損失
猶記得當日格林柯爾事件發生後,我已提醒投資者不應再對此股有任何的眷戀,結果事實證明了誰最早立定決心在當日沽出此股,雖然未必能獲利而回,但亦不致大敗而返。其實這並不是代表我有預見未來的能力,否則我便會在此股大跌前,早就提醒投資者小心,我只能說,當任何股份出現問題時,即時離場觀望往往是最佳方法。
大家試想想,就連基金經理也被蒙在鼓裏,我們又怎能預先了解呢?但基金經理的善後工作亦只會是即時拋貨離場,問題是誰較決斷,誰的損失便最少了。
可能現在不少投資者會開始更小心對待每一份業績報告,尤其是發覺連美國這個金融市場發展得這麼成熟的地方亦會出現這樣的問題,實在不得不叫人膽戰心驚。其實投資者只要預備和善後工作都處理得宜,根本就不用過於恐慌,而且每次當有問題出現時才作出反省,不但沒有好處,反而會因而錯失很多大好機會,就如民企總不會是每隻都有問題,質佳的近期便從低位作出顯著反彈,如果只懂過於憂心,機會便會這樣的溜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