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大學社會科學學部講師 黃洪
國內不少大城市均設立了「市長熱線」,由市長辦公室直接解決市民的疑難和投訴。假如我們也有一條「特首熱線」,假如特首也希望了解民間疾苦,明白市民對他連任的期望,電話錄音中很可能出現以下內容:
特首在嗎?我是一名板間房的居民,我們一家四口就住在一間只有六十平方呎的板房,八伙三十人共用一個廁所及廚房。我們經已申請了公屋七、八年,大約今年年中便可以配屋,本來一心歡喜可以搬上公屋,可以改善居住的環境。但怎知房屋署最近有意將申請公屋的入息限額調低,四人家庭的限額可能會由一萬六千四百元下調一成半至一萬四千元。
現時我月入九千元而我老婆月入約六千元全家月入一萬五千元,原先我們是符合申請資格的,但若調低後我們便上樓無望。等了這樣長的時間,現在才突然說我們不合資格,我真的不甘心。
試問萬四元的入息要養活四個人的家庭,又要支付公屋高達二、三千元的租金,是否低得太可憐呢?現時真的無法可想,惟有叫老婆不要工作,單靠我九千元養活四口人。不是我們不想工作,是政府的公屋政策迫我們失業。
特首在嗎?我是一名露宿者。我今年五十歲,在香港做了幾十年「三行」工人,康樂大廈、青馬大橋我都有份參與建設,我亦建造了一幢又一幢的公屋和私人樓宇,為其他家庭建立一個又一個的住所,但最終自己卻變成無家可歸。我最近因為長期失業,無錢交租,而要在公園、天橋底露宿。但我見到的是,我建造過的單位不少被丟空浪費,尤其是政府最近宣布停售居屋,一幢幢新落成的居屋經已可以隨時讓人居住,但內裏卻空無一人,而我們在天寒地凍時仍要瑟縮街頭,合理嗎?為甚麼有人無屋住、有屋無人住?負責起樓的工人無得住?
特首在嗎?我是一個單親媽媽。我有兩個子女,我曾被前夫虐待所以成為單親媽媽,總希望靠自己撫養子女成才,但由於要照顧子女無法工作,所以惟有領取綜援。
我很高興社署現時打算提高單親綜援人士的豁免入息限額至二千五百元,又增加託兒津貼,讓我們單親人士可以出來工作,我希望不但我們單親家庭可以受惠,其他失業及低收入的綜援人士也應享受同樣計劃,協助他們重新工作。
但令我憂慮的是,政府最近又放風說綜援金額幾年沒有隨通縮調整,言下之意即是有意削減綜援,但九九年時已大幅削減我們多人家庭的基本金額,及取消了的特別津貼及長期補助金,經已令我們的生活壓力大增。假如真的要再縮減綜援十多個百分點,根本「減到入肉」,我們根本沒有多餘的金錢可以應付找工、見工、返工等開支,縮減綜援只令我們更難離開綜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