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學堂:內地硬件領先香港

投資學堂:內地硬件領先香港

上回講到近日筆者跟一群從國內來港考察的證券從業員講述國際投資市場的情況,由於他們全是老總級人馬,故講話時頗直截了當,而詢問的問題亦頗深奧,幸好筆者尚能一一應付,故他們已再相約下一次的講學時間。
基本上,筆者跟國內來港考察的證券或金融業朋友講述投資理論已有多年了,人數亦頗多。雖然筆者教了很多班,無奈每次皆感到本身的普通話水平未足夠應付。
與這些國內同業朋友交流時,很容易察覺他們對香港的印象頗為一般,某些地方,國內的同行更認為較國內落後,例如香港交易所是國內同行必到的觀光考察之處,可是在到訪後,他們大都認為沒有甚麼特別之處,甚至不及國內的股票交易所現代化及先進。

交易系統夠先進
其實國內同業不但對港交所有此評價,他們對紐約交易所也有類此的觀感。筆者發覺主因並非港交所落後,而是國內的交易所吸取了香港的經驗,因此避過我們先前所犯的錯誤,自不然在設備上較香港的先進,例如股票交易系統。
同樣情況在多倫多及紐約也有出現,早年不少曾到多倫多交易所及紐約交易所參觀的國內朋友,也認為多倫多交易所較現代化,他們有如此觀感的主要原因是,多倫多交易所是在紐約交易所成立很久很久之後才興建,在吸取了紐約交易所的經驗及避過它的錯處,自然在設備上較為優勝。

同樣道理,香港在60年代已有股票買賣,但國內卻在90年後才成立股票交易所,吸收了香港經驗後才建成,自不然較我們為佳,正如現在購買一部新電腦,肯定在速度及功能上較舊有的優勝。
由於國內的交易所較遲成立,因此在硬件(Hardware)上相對較為現代化,可是這並不代表在軟件(Software)方面勝過我們。上周與中國證監會前主席周道炯先生共晉午餐時,他便曾指出國內的資本市場歷史不足,發展雖快,但問題卻頗多。他認為,目前急需解決的是完善的企業管理和監督。筆者相信這方面香港暫時仍較國內優勝,可是以目前國內發展速度之快,而香港近年發展步伐常常搖擺不定,相比之下,國內要超越香港,相信不需等太久。
當時筆者在進食時曾突然詢問周道炯先生,目前上海經濟發展情況是否已超越香港?周先生頗機警的回答,不要將香港與上海或深圳比較,因為這3個地方各有各特色之處。筆者反問,是否即各有各精采?至於答案如何,筆者不打算寫了。
網址:www.1216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