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香港大學學生會下月將舉行換屆選舉,曾表態「挺董」的港大學生王耀瑩帶領的內閣原可在無對手下當選,但事件突現變數,現任港大校園雜誌《學苑》總編輯何靜雯,昨突然隻身報名,以圖扭轉港大學生會被保守派「攻陷」的命運。不過,因選舉出現兩個截止提名日期的羅生門,何靜雯能否獲接納為候選人仍屬未知之數。
據了解,港大評議會較早前曾提出一項有關是次選舉的決議,把原定於下月五及六日舉行的選舉押後,截止提名日期也順延至昨日,該決議曾向所有同學公布。評議會及後指該決議違憲,遂沿用原來的選舉日,而截止提名日也相應為本月十五日,但這項決定並沒有廣作宣傳。
去年落敗的王耀瑩今年捲土重來,聯同另外十名同學於本月十五日報名參選。王耀瑩於上月曾出席「從《基本法》看行政長官選舉座談會」,並應全國政協港區委員李國強之邀上台發言,讚揚特區政府領導有方。他日前被本報問及是否支持特首董建華連任時說:「如果佢可以做得比以前好,我支持!」
何靜雯則不滿評議會多番修改選舉日期,不過一旦評議會裁定何靜雯的參選無效,根據《香港大學學生會會章》,王耀瑩的內閣也要獲得同學投以過半數信任票,而投票率必須超過全體學生會會員的十分一,若投票率或信任票不足,將需進行補選。
城市大學社會科學部講師蔡子強分析,港大在七十年代,國粹派勢力曾抬頭,其後影響力漸減;若今年王耀瑩的內閣當選,將是七十年代後,被視為親中的學生首次成功「突襲」港大學生會。但蔡子強認為,即使王的內閣成功「上莊」,也不能代表整個校園赤化,只是「大勢所趨,學運淡出,後繼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