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互聯網和電訊行業面對重大衝擊,業務前景被看淡,媒體行業也不見得好景。上周報載,中電退出本港收費電視行列,是繼衞星電視後,第二家大型公司打退堂鼓,在市場引起不少震撼。
香港媒體市場一向只是少數玩家天下,現在市場開放,的確容許更多公司進入,政府功課做足,牌照也多發了,但究竟開放市場能創造多少創意空間供業界發揮,從而讓消費者有所得益呢?
兩家收費電視商下月會正式投入市場,有線電視面對兩個新對手,雖然已佔盡優勢,但仍下調月費迎戰,一派不容有失之勢。
互聯網媒體面對的挑戰,比傳統媒體大得多。過往依賴互聯網廣告維生的網頁公司,絕大部分要轉型求生,不是向收費網頁進發,就是尋找與實質業務連結的新收入來源。最經典的例子莫過於Tom.com,搖身一變成為實質廣告和媒體企業,dotcom之名是名不副實,但業務前景相較過往已大有改善。
媒體企業的負責人抓破頭皮,就是為了轉型,尋找新的收入來源。問題是,如何轉型?
觀乎美國的AOL時代華納(AOLTimeWarner),便知窮則變、變則通的妙用。AOL是把互聯網和內容結合收費的鼻祖,乃美國互聯網服務供應商的先驅,透過固定月費收入,建立內容業務基礎。當面對大量免費網站的衝擊,公司便進行了第一次巨大轉型,以蛇吞象方式收購時代華納(TimeWarner),成為巨型媒體公司,是為虛變實是最佳個案之一。
AOL時代華納新近面對的挑戰,是來自微軟的新招dotnet──把視窗軟件平台與內容及應用合而為一。看微軟旗下MSN的發展便知一二,當微軟IE與視窗軟件平台緊緊連結,MSN內容更成為IE應用的一部分。而AOL時代華納只有Netscape瀏覽器,且十分依賴微軟視窗軟件平台,在微軟的dotnet策略下,備受挑戰。
當此情況下,AOL時代華納投向Linux陣營才見得有意義,這也是上周市場傳聞AOL會收購Linux商業龍頭RedHat的背景。事實上,這個合併計劃關鍵,是當AOL時代華納把運作平台RedHat和瀏覽器Netscape結合,並向其龐大用戶群出售網絡、內容和應用服務,便形成不俗的優勢,有力與微軟dotnet競爭,對推動Linux發展也甚有幫助。假如一切屬實,電腦軟件平台的發展將出現新形勢。
話說回頭,香港人一向被認為是頭腦轉得快,懂得適應環境走位。如果業界進一步把這種精神發揚光大,媒體轉型為成功企業便指日可待。
侯聯貴
電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