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中文的彈性 - 石琪

保持中文的彈性 - 石琪

大陸的中文早已和中國傳統割裂,實行簡體、橫行和向左揭頁,十三億人大多數不懂看正體、直行和右揭了。港澳和台灣例外,保持正體漢字,中文報章則直行與橫行並用,主要採取正統的揭頁方向,即向右揭,本報就是這樣,不像西報向左揭。
但正統中文排列方式,看來在香港也不能維持多久。橫行左揭愈來愈流行,《太陽報》已經這樣,書刊更多這樣,可能三年或五年後,全部港報都一律橫行。至於使用簡體字,應該不會太快,然而也很難說。
其實中文的好處,是怎樣排列都可以,相當靈活。現在中文常常加插英文及阿拉伯數字,橫排較方便,中文電腦也以橫排為主,這是大勢所趨,不必死硬守舊。
可是,也不必像大陸那樣僵化地幾乎一律橫行,理應保持中文可橫可直、能左能右的彈性。古典詩文就直行較佳,若用簡體字,更損害本色風韻。編印中國古典書畫,尤其應該恢復正統格式,不可反方向。
問題是今日中國人,包括文化界,往往一窩蜂,又喜歡反傳統。不久之後,可能有文物出版社用電腦把王羲之《蘭亭序》及其他書法名作的行列倒轉,改為由左至右,甚至由直行改為橫行。別以為不會,更離譜也做得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