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怡專欄:周末絮語 - 李怡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孫玉璽在記者會被問及江澤民專機被置放竊聽器一事,他說:「我已經聽到有關報道,但目前還不知道有關情況,但看不出這事對其他事情有何影響。」
中國真是寬宏大量,若換了美國被外國在美總統的起居處放竊聽器,一定會釀成外交事件,召回大使恐怕是最小的動作矣。
不過,若置放竊聽器的飛機購自其他國家,比如日本、英國,那就是另一回事啦。若購自台灣,怕要用導彈對付。若購自香港,「一國兩制」危矣。
※
孫玉璽被問及此事對布江會晤的影響,他說:「中國是愛好和平的國家,不會對其他國家造成威脅,因此對中國進行竊聽是沒有必要的。」
言下之意:美國還是去竊聽別的國家吧。
※
署理房屋局局長鍾麗幗說,過去幾年的房屋政策「沒有人出錯」。她翻查幾年官員的發言,他們都沒有慫恿市民買樓,因此市民不會將負資產問題歸咎政府的房屋政策,或八萬五建屋目標。她又說,她只願提醒官員日後發言要「小心」及「謹慎」。
電視台報道這消息時,同時播出過去董建華、梁振英、布培等人慫恿市民買樓的談話片段。看了這些片段,筆者相信鍾麗幗毋須提醒這些人士發言「小心」「謹慎」了,因為他們說的話已極少人相信也。
※
梁錦松到北京商議設立中港自由貿易區問題。早些時朱鎔基在孟加拉回答香港記者有關問題時,態度保留地說,「關鍵要看實際上有甚麼好處」,成立自由貿易區,「總要符合WTO的原則」。
自由貿易區是董建華利用他與中央的良好關係而建議推動的,若連這個作為競選連任的最重要構想都不了了之,他手上還有甚麼可以爭取市民同意他連任的籌碼呢? ※
終院首席法官李國能表示,預期日後因《基本法》的灰色地帶而引發關乎憲制的訴訟會陸續有來,而法院的判決會繼續引起社會爭議。因為涉及《基本法》的解釋在新憲制下,發展過程要經過一段時間,而法院判詞、社會上學者、輿論的討論,對法理發展都起正面作用。
這是對中港兩地法制矛盾的最清晰理解。但董特首認為只要人們不要懷疑中央,就萬事大吉也。
※
特區政府突然轉軚,決定延遲一年才取消證券經紀最低佣金制。過去政府一直強硬表示,一定要在今年四月一日取消,以符合國際金融業潮流,及可與國際市場競爭。
延遲一年,無非是董伯要討好金融服務業選委,令董能高票當選吧了。小圈子選舉之弊,這是最明顯的例子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