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叔講股:H股今年表現靠自己

陸叔講股:H股今年表現靠自己

當去年年尾總結各地股票市場大多以下跌收場時,不少分析家都指中國經濟今年加入世貿將獲得持續增長動力,這令很多朋友認為,今年投資中國股份應錯不了。
細心的讀者應發現上述理據本身存在很大問題,第一,眾所周知,高經濟增長與股票市場表現有一定「時差」,即是說,當看見經濟進入增長時,股票市場早在6-9個月前已大炒這概念,因此單單將經濟增長快慢與投資股票時機混為一談是很有問題的。這引伸第二個要留意的地方便是股市是炒預期的,投資者要注意的是此「預期」是否已在市場估計當中。
這兩點我認為是所有初次涉足投資市場的朋友首先要了解的,不然當做投資決定的時候還滿以為自己做得對,卻不知買進後股價已開始掉頭的原因,到要止蝕時還不明所以,認為經濟真的增長,為何自己「估中」卻要輸錢。
當然分析股市並不是如斯簡單,我們由理論返回現實,看看中國股市現時面對的挑戰。
中國股市包括A、B股,過去3年總計為投資者帶來極豐厚之回報,中國經濟持續起飛當然是堂而皇之的理由,但不得否認的是,中國股市表現極受中央政策之影響。

中央救市可能性低
由B股一開放給國內居民令B股狂升,到近來嚴打圈錢、減持國有股等消息,令股市今年只過了二十多日便平均急挫兩成(A、B股合計),因此熟悉國內股市的朋友都戲言中國股市並沒有牛、熊之分,只有「朱」市,朱者,朱鎔基總理是也。
因此從基本分析角度,研究中國股市時,宏觀政策的分析有時來得比公司本身營運情況及管理層質素更重要,這情況當然不算太健康,要糾正這怪現象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中國證監年來在公司管治及消息發放方面的改進,比起香港有青出於藍的感覺。但條例是死的,長遠來說要真正有效落實這條規條,還是要做好投資者及上市公司管理層的教育工作。不然,國內股市只會停留在「一放就亂,一收即死」的局面。
這兩天國內股市又再坐過山車,市場傳出中國將減息及中央可能拋出救市方案令AB股扭轉連日急挫局面,我對這樣的傳聞卻有很大保留,中央最多是減慢減持國有股速度,出手救市的可能性卻極低,對香港國企股來說,今年國內股市並不能作催化劑令H股大升,H股今年表現要靠本身業績來支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