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家庭服務資源

整合家庭服務資源

註冊社會工作者 馮志豪

警方早前宣布,去年有六十六宗兇殺事件,而其中有九名兒童遭受殺害,比前年的數字增加兩倍。言猶在耳,近日又發生了一宗家庭暴力事件,令兩名小孩死亡及一名小童重傷。這些無辜的小孩,成為成年人報復的目標,這是令人感到非常可悲的事。
這些成年人所作所為,對年幼者的生存權利毫不尊重,但死者已矣,我們應該找出問題的根源,盡量避免再發生家庭暴力事件。正如曾蔭權先生所講,大城市中往往有不少家庭問題發生,這是因為現時的家庭及鄰里關係比以往顯得薄弱,民心日漸消沉,整個社會瀰漫着一股戾氣,而這些不安情緒無處宣洩,逐漸演變成家庭衝突事件。
雖然有云,香港的社會福利服務發展,可以媲美西方國家,但服務卻十分不足,最前線處理家庭事宜的家庭服務中心,每名社會工作者需要處理的個案,平均達一百二十多個,比起正常五十個的標準,超出一倍多;而部分涉及暴力和複雜的事件,均會交由助理社會工作主任職級的同事處理,但是一所家庭服務中心內的助理社會工作主任職級有限,面對龐大的需求,在「又要馬兒好,又要馬兒不吃草」的情況下,服務怎可以辦得好呢?

不知何處求助
同時,每區只設立一至兩所家庭服務中心,普羅大眾有時都不知道在哪裏可尋找得到這類型中心,以致不少有問題的家庭,無法在事發前尋求援助;再者,有不少問題家庭,會到就近的社會服務機構,如青少年服務中心或長者活動中心,希望尋求社工的協助,可是,中心的社工,未必專長處理這些複雜的家庭問題,而需要將個案轉介至家庭服務中心,這一來會拖長了危機的時間,另一方面,案主可能未熟悉新接手的社工,以致情不深言不盡的情況出現。
此外,社會上雖有林林總總的家庭服務熱線服務,但是受眾分不清楚該致電哪一條熱線,同時某些熱線只得少量社工當值,以致熱線接通後長久未能對話,令求助者十分洩氣。
因此,筆者建議那些熱線服務應該統一化,推行一站式的查詢系統,將以前分散的服務整合起來,這可令資源更為集中,使服務可以達到更大的效益。
而提供社會工作訓練的部門,應加強前線社工對家庭暴力認識,因不少求助者,未必第一時間到家庭服務中心,而是前往居所附近的其他類型中心,尋找相熟社工傾訴,所以,提高前線人員對潛在問題者認識,實在相當重要。
除了加強訓練外,緊繃的資源及人手,令社會工作者未必可以就特殊個案作優先處理,但有些個案,只要社工多一點時間面見或者家訪,就可以看出端倪,因此,增加家庭服務中心人手,是刻不容緩的事。
我們相信凡事都可以解決,只要肯走出第一步,而政府部門及社會服務機構亦應多加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