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怡專欄:台組新閣 - 李怡

李怡專欄:台組新閣 - 李怡

台灣在立法院改選後,內閣總辭,並已於星期一宣布由現任總統府秘書長游錫堃接任行政院長,無黨籍的原任經濟部長林信義擔任副行政院長兼經建會主委。接連兩三天,新內閣人事漸漸出籠,絕大部分內閣部長都有更動。新內閣以「拼經濟」及「戰鬥內閣」自許。台灣股市於星期一大幅上揚二百多點,顯示投資人士對新內閣的執政前景看好。
新任行政院長的游錫堃,學歷不高,但行政經驗豐富,曾擔任兩屆宜蘭縣縣長,政績不差,操守廉潔,因而在陳水扁任台北市長期間,延攬他主持捷運公司。前年扁當選總統後,曾委任以行政院副院長之職,有意讓他在唐飛之後接掌行政院。後來政府在八掌溪事件陷入危機時,游一肩挑起全部責任,辭去副行政院長之職,扁即委任他當總統府秘書長。任內最重要的成就,就是規劃經發會的召開,並在當時不被看好的情勢下,與在野黨折衷協調,終於達成重要共識,及推動立法院立法。這件事可看到他的個性溫和,作風樸實,善於協調。加上他在民進黨內派系屬性不強,是不論民進黨無黨派、還是在野黨,都大致可以接受的人選。
去年八月經發會召開前後,陳水扁一直強調,不論年底選舉結果如何,都將組成聯合內閣。然而,現在陳水扁說,民意要民進黨負全責。於是聯合內閣之承諾就拋諸腦後了。原因是,在立委選舉中民進黨大勝,大大增強了在立法院的控制力,經發會的許多結論已有三分一立法,股市與景氣也漸次回升,已不太需要借重國民黨內的財經專才來組閣矣。一方面是民進黨無必要釋出重要職位給在野黨,另方面在野黨也認為無必要釋出優秀人才協助執政黨,國民黨甚至宣布黨員若入閣將受黨紀處分。目前,國民黨與親民黨合作的主軸已浮現,未來將是國親聯手與民進黨抗爭的局面。兩年後的總統大選,也將是這樣的局面。
阿扁剛上任時,內閣成員主要借重李登輝時代的國民黨的人才,民進黨內則不得不酬庸最大派系的新潮流系。但現在,阿扁的勢力趨穩固,於是以他所屬派系的正義連線及他過去擔任台北市長時的市府團隊為班底,並吸納有地方行政經驗的「卸任縣長」入閣。這些卸任縣市長,大都在地方上有點政績,留有好名聲,而且有行政經驗,善於妥協,與過去內閣多倚重學者、專才大不相同。
至於新內閣「拼經濟」的能力,因執筆時財政、經濟兩部的首長人選尚未公布,故難以置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