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保國際(966)經常有消息,於去年11月購入太平保險及引入工銀亞洲(349)為股東後,升至5.15元,此後一直在獲利回吐,周前傳出中保將減持太平保險股權,加深回吐壓力,但近日已有相當表現,反映基金仍在收集。
中保減持太平保險是既定政策,也是經營策略,去年9月向母公司購入太平人壽62.5%後,即於10月售出12.45%予富通,因而中保減持太平保險股權並不意外,而且是項有利的安排,因外資未能直接參與國內保險業,甚至申請獲批牌照,也是地區性,而中保的牌照是全面性,故價值較高。
去年中保售太平人壽12.45%,已獲利2.39億元,預期出售太平保險,同樣可以獲利,而且可以套回相當現金(中保收購太平保險時相當部分代價以新股支付),據說出售股權事宜已在洽商中,爭取於3月前完成。
此外,工銀亞洲已持有中保9.9%,但仍擬增持,經雙方磋商,已取得一致意向,正洽商細節中。
中保引入外資為兩保險公司直接股東,除資金外,更引入專業知識,有助於業務發展,而工銀亞洲入股中保,是分享整個成果,亦加強雙方的合作性,工商銀行國內分行網達3萬間,是一個理想的銷售網。
此外,中保亦有計劃購入集團的資產管理公司,這是經營保險應有的業務,於收取各項保費後,必然利用資金作出各類投資,是資產管理業務,也是保險業自然的發展。事實上,於去年中,中保於證券投資已達13億元。
於國內經營一般保險及人壽,只有5家公司是全國性牌照,國內保險業正在萌芽階段,入世後及經過911事件,更加深對保險意識,前景看好應無疑問,但經營保險亦非即時獲致厚利的行業,而保費每年都有大幅增長,是可以預期的,現價吸納,不必計較短期反覆,中長線應有好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