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有權無財」一方「有錢無勢」<br>市區重建市建局房協一拍即合

一方「有權無財」一方「有錢無勢」
市區重建市建局房協一拍即合

【本報訊】政務司司長曾蔭權研究重整房屋架構建議中,除了要解決房屋委員會的地位外,房屋協會存廢也是關鍵之一。據悉房協昨曾召開會議,研究與市區重建局合作方案,而市建局地區發展總監伍展明亦多次和房協董事局及管理層商討細節,相信短期內會有具體方案公布。 記者:莫劍弦、陳廣慧

有市建局董事透露,較早前他曾就市建局要求政府注資一百億問題,與財政司司長梁錦松商討,但因政府面對龐大財赤,梁錦松無法作出任何承諾,市建局惟有為注資作好「準備」,而坐擁超過二百億資金的房協正是最佳「拍拖對象」。
該董事說:「𠵱家大家可以拍吓拖先(個別項目合作),之後合得嚟就可以同居(長遠合作),之後再用時間換取公眾同立法會支持大家結婚(合併)。」

對雙方均有利
來自市建局及接近房協消息人士均不約而同指出,房協「有財冇權」,而市建局則「有權冇財」,若能順利合作可謂「天作之合」;但房協對市建局進行重建策略的目標有一定意見,特別是把部分有數十年樓齡的樓宇定作需要保留的古迹項目,對以商業原則運作的房協來說是「無利可圖」。
不過有市建局董事認為,在房屋政策改革的大勢下,為保留房協的生存空間,房協一定要和市建局合作。房協消息人士也同意,他們與市建局可以個別項目方式合作,除「出錢」外也會「出樓」,把空置單位提供給市建局,以作重建安置之用。
房協副主席陳炳煥昨晚接受查詢時坦言,房協會審慎研究與市建局的合作:「完全有合作機會!」市建局董事劉炳章認為,其實房協近年全力發展物業管理,甚至連政府外判小型工程亦加入競投,結果被批評「不務正業」,若和市建局合作,反而可為房協找到新定位,對雙方均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