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人右臂骨被蝕 醫生指似冰融化<br>骨頭消失症港首宗

病人右臂骨被蝕 醫生指似冰融化
骨頭消失症港首宗

【本報訊】瑪麗醫院發現可能是本地首宗、世界罕見的骨科病症--骨頭消失症(DisappearingBoneDisease)。一名中年女病人染上此怪病,自六、七歲時其右臂骨突遭侵蝕,至今整條臂膀,只餘半截前臂骨和指骨,而近期骨骼被侵蝕情況更擴展至頸椎及盆骨,可能導致癱瘓,對性命構成威脅,醫學界至今對此病仍是束手無策。 記者:冼麗婷

診治該名女病人近七年的瑪麗醫院骨科高級醫生黃一華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這個病病因不明,骨頭消失好似冰融咗咁,最後乜都冇剩!」
黃一華醫生指出,此病在香港,以至在世界都是非常罕見,該名四十歲的女病人一直都是在大口環根德公爵夫人兒童骨科醫院接受治療,直至九五年黃一華接手為她診治後,才發現其病徵與骨頭消失症完全脗合,即體內大量骨骼被侵蝕,以及皮膚出現紅疹或血管瘤狀物體。

不知病因無法根治
黃醫生曾與瑪麗醫院骨科數十名醫生開會研究此病,但至今仍無法找出病因及根治方法。暫時估計此病有兩個成因,包括可能是慢性細菌發炎,或是特別的血管腫瘤。
他又稱,翻查世界醫學文獻,發現最早紀錄骨頭消失症的是五十年代發表的《GorhamReport》,故此病又稱為「GorhamDisease」。他搜集資料所知至今全球約有二十至三十宗病例,而此病沒有正式中文名稱,故暫名為骨頭消失症。
此症的病發部位可在身體內的任何骨骼部位,如手、腳、背、頸椎、胸骨或盆骨等。若病發於重要部位,如胸骨,則影響其他重要器官,嚴重者會導致死亡。要是病發在椎骨,神經線會受到影響,或會導致癱瘓。

此病最可怕之處是體內骨頭在病因不明情況下,不斷慢慢被侵蝕致消失,黃一華表示,病情或許會在某階段停下來,但又可能會沒完沒了地被侵蝕下去。以該名女病人來說,她的右邊肩膊以下的上臂骨及半截前臂骨已被蝕掉,但三十多年來她接受過多次駁骨或內置鋼片的手術,但全告失敗。其間院方曾為她把小腿骨移植到手臂,但「新骨」在數周至數月後亦瞬即被蝕掉;即使以鋼片接駁,亦因原有手骨繼續被侵蝕,遂令鋼片鬆脫。目前該女病人的右手腫脹,由於失去大部分臂骨,故只餘一團搖擺不定的肌肉。
黃一華說,雖然該名女病人部分手臂骨被侵蝕掉,但其右掌尚有指骨和半截前臂骨支撐,以及神經線保存完好,故手掌仍能活動,這亦令她可從事文職工作,打字和寫字都沒有問題。他又稱,如果是因為創傷損害骨頭,病人一定會感到劇痛,不過骨頭消失症卻不會令病人有太大痛楚。

手術風險高或癱瘓
但不幸的是,近兩個月來該名女病人的病情惡化,骨頭被侵蝕情況擴散至頸椎,需要入院接受治療,且要以一個四柱支架(Halo-vest)來支撐固定頭部至頸骨位置,避免因頸骨移位,壓傷脊椎神經線而導致癱瘓。
黃一華表示女病人在短期內要進行一次骨科手術,但卻不肯透露詳情,只稱此類手術風險甚高,病人可能因為手術其間頸骨移位而導致癱瘓,甚至有致命的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