較前年同期下跌3.6%<br>通縮加劇零售業減價救亡

較前年同期下跌3.6%
通縮加劇零售業減價救亡

【本報訊】本港踏入第四年的通縮期,政府統計處公布,去年十二月份的綜合消費物價指數,較前年同期下跌百分之三點六,其中以住屋價格指數的跌幅最大。統計處解釋,本港通縮加劇的主因是房屋委員會及房屋協會在去年十二月份豁免公屋租金所致。有學者憂慮,本港內部消費力疲弱,未來數月的通縮情況將會持續。 記者:譚暉、簡慧茵

統計處資料顯示,本港的綜合消費物價指數自九八年十一月起,開始出現負數。九九年八月更錄得負百分之六點一的通縮高位,其後跌幅一直收窄。至去年十一月錄得負百分之一點四的跌幅,上月雖值聖誕消費旺期,但通縮情況未有改善。
本港已是連續三年處於通縮情況,宜家傢俬市場總監(香港及台灣)李賽鳳表示,由九八年至今,該公司的貨品售價,平均下跌約三成一。其中有一款梳化的售價,更由九八年的三千六百多元,大跌至目前的接近二千元。但她強調,減價並非因為生意不好,只是改變市場策略,改走大眾化路線吸引買家。

公屋免租所致
位於銅鑼灣的東湖海鮮酒家,其董事行政經理李錦華亦說,九八年至今該食肆的食品價格下跌大約三成,當年一隻白切雞賣二百四十元,但至今僅賣一百六十元。馬莎百貨市場經理高韻傑表示,該公司的貨品價格,大致與九八年相若,但推出折扣優惠的做法則較以往頗密。
至於去年十二月的消費物價指數,按年跌幅擴大至負百分之三點六,政府發言人解釋,主要是房委會及房協豁免十二月份公屋租金所致。隨着經濟放緩,本港價格疲弱,再加上世界商品價格偏軟及進口價格下降,都令到本港消費物價持續下跌。
至於在各類消費品中,只有煙酒的價格錄得升幅,較前年十二月上升百分之五點五。而價格跌幅最大的消費品,以住屋價格為最嚴重,較前年十二月下跌百分之八點七,其次則是耐用物品,價格下跌百分之七。
城市大學財務學系副教授李鉅威表示,十二月份應是傳統的消費旺季,但通縮卻加劇,實屬意料之外。他指出,本港內部消費力減弱,加上裁員事件不絕,形成惡性循環,將令到未來數月的通縮持續。
社區組織協會主任何喜華表示,通縮未能減輕基層市民的生活壓力,因為工資的跌幅較消費物價指數的跌幅更大,而交通費並無減低,公屋租金亦未見下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