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每隔不多久,就會有學童書包過重,影響脊骨健康的警號報道。今年年頭更發生懷疑男童書包太重,致失去重心從十六樓欄河墮樓死亡事件,將一直為人所詬病的超重書包問題推至高峯!事實上,在學童身上常見的脊骨側彎症,不少人都將之歸咎於書包問題上,但香港脊醫學會會長李天德脊骨神經科醫生指出:「學童中常見嘅原發性脊柱側彎,成因未明,所以冇證據話係同書包有關。」想來,關於學童脊科保健的問題,今日要重新認識。
記者:吳佩璇 攝影:陳智良、周旭文 ImageGirl:Cathy
鳴謝:香港脊醫學會會長李天德脊骨神經科醫生
脊椎病患種類繁多,有如藝人張柏芝因意外受傷的、也有因肌肉性或神經性疾病而引起的、還有胎生問題……而在學童身上常見的脊骨問題,多是「原發性脊柱側彎」。所謂「脊柱側彎」,簡單來說就是正面呈直線的脊椎,出現了向兩側彎曲的情況。而彎曲度超過10度便視為病症。至於「原發性」,病因不詳,也說明了何以脊醫李天德一開始就講,兒童脊椎側彎不一定與書包重量有關,因為可以是坐姿或睡姿不當。最重要還是原因未明,故無法定論,這是不少人所誤解的。
病因雖不詳,但可以肯定的是,凡出現脊柱側彎,有8成屬原發性脊柱側彎,而原發性脊柱側彎主要影響發育中的女童,男女比例為1:9。在10-16歲的成長兒童中,有2-4%罹患此症。其中大部分會在發育後停止脊骨進一步彎曲,約10%人則會延續側彎問題。故在發育期間發現此症,要特別留心控制,以期避免病情進一步惡化。而脊柱側彎除引致肌肉及腰痠背痛等問題,影響日常生活質素外,扭曲了的脊柱也會提早退化。若側彎的程度較大,有機會影響胸廓,使肋骨無法如常擴張,壓着其他身體部位,如心、肺等,影響心肺功能。對呼吸及血液循環亦構成一定影響。彎曲了的脊柱將無法變直,但脊醫可透過脊骨矯正術(ChiropracticAdjustment)特定的運動、姿勢的矯正等來治療痛症。若脊骨彎曲超過40-45度的則屬嚴重,很可能需要進行安裝支撐手術。
輕微的脊柱側彎,單從外觀很難看得出,故不少父母也未能及時發現發育中子女的脊骨側彎問題。建議以下5招自我檢查法,不妨參考:
1.兩邊耳仔要成一平衡。
2.兩邊膊頭平衡。若邊高邊低則有機會是患有脊柱側彎。
3.再看看背部兩邊凸出的肩胛骨(俗稱雞翼位)是否平衡。
4.另外也要留意盆骨位,若「PatPat」邊高邊低,也屬病患危險族。
5.最後,父母可站在孩子背後,讓孩子將身體慢慢彎低,然後從後觀察子女在彎低身體的過程中,背肌是否有高低。
除因脊柱側彎在10-16歲學童中較常見外,也因正直發育中的孩子,其側彎程度會因發育而飆升得較快。所以,若有懷疑該找醫生檢查清楚。
雖未有證據顯示脊柱側彎與書包超重有直接關係,但小小個子揹着個巨型書包絕對會產生不良影響。所以如何選個理想書包是相當重要的。而在側揹、手提、拖篋等各種形式中,還是以背囊式書包最能承托重力兼方便攜帶。選購時可注意以下地方:
——一個良好背囊該具備兩條肩帶、胸部索帶及臀部索帶這3項結構特點。
——兩條肩帶至少要達2吋粗,太幼的肩帶只將重力集中於一點,粗帶則可將重力分散。
——盆骨腰帶是不可或缺的,因其能攤分膊頭所承擔的重力。更重要是盆骨為身體最能承受重力的地方,而盆骨直接跟雙腳連接,絕對能分擔身體所受的重力。
——另一條較少人為意的是胸部索帶。它不但可固定並防止肩帶外滑,穩定書包,更能將書包重力推近身體中線,幫助受力。
——書包要盡量貼近背部,免得「調調Fing」增加不必要的壓力。有些書包更內設護脊背板,有助將書包貼近背部,保護脊骨。
——內櫳也不能忽視。多格式的設計有助分散重力,而執書包時該將較大件重身的書本放進近背部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