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韓國國民銀行(KookminBank)總裁金正泰(KimJung-tae,譯音)去年11月在政府壓力下,仍拒絕向全球第三大晶片生產商Hynix提供新貸款時,市場為之側目,因為傳統上南韓銀行的貸款常受政府政策所左右,但金正泰以維護股東利益為由堅拒貸款,打破了行內慣例,為南韓金融業改革揭開新的一頁。
其後再有三間南韓銀行拒絕向Hynix貸款,財經界相信金正泰能夠推動金融改革,為南韓的經濟發展注入新的動力。
現年54歲的金正泰其實是銀行界新丁,98年加入銀行界前是從事證券工作。他是第一位外行人掌管一間規模龐大的南韓銀行。不過,正如金正泰的朋友所說,在銀行業的工作經驗往往不是資產而是負累,因為在銀行界打滾難免受到故有的行事作風和人脈關係所影響,難以作出大刀闊斧的改革。金正泰雖非來自銀行業,但他明白市場力量的重要性和營商必須賺錢。他的信念非常簡單:就是國民銀行一定要有盈利。
金正泰開始受到注意是在97年金融危機時,他經營的Dongwon證券是韓國當時唯一能賺錢的證券行,因而給總統金大中看中,在98年委任他重整當地的主要按揭銀行H&CB,當時該行呆帳高達8%。金正泰用了兩年把H&CB的呆帳降至2%,裁減員工30%,更成為首間在紐約上市的韓國銀行,亦是韓國最賺錢的銀行。
在2000年金正泰策劃將H&CB與國民銀行合併,合併後仍稱國民銀行。兩間銀行是全南韓財政最健全的銀行,而且同樣是專注零售業務,合併後能加強競爭力。這是首宗非由政府推動、純粹是市場因素促成的銀行合併。外國投資者包括美資高盛及荷蘭ING等更合佔約7成股權。兩所最強銀行結合不但有助銀行業加速整合,亦為韓國創造了一家世界級的銀行。
國民銀行資產佔南韓所有銀行總資產4710億美元的24%,客戶2200萬,為全韓最大,按揭資產1450億美元,亦是業內之冠,2000年備考(proforma)盈利有10億美元,同樣領先同業。不過,金正泰對於貸款予南韓大財團(Chaebol)和大企業極有保留,並計劃削減對他們的貸款,這與行內偏向予大財團大量貸款的傳統手法背道而馳。
金正泰的論點是這些大財團透明度低及監管水平不足,貸款給他們的風險太大而且盈利不多,並認為他們應該停止向銀行借款,轉而向股票市場集資。
在改革銀行業中,金正泰除了面對政府的壓力外,還需要闖過南韓工會的一關。去年當工會在發現合併計劃時,曾發動員工堵塞舊國民銀行總部以阻止計劃。結果金正泰為平息糾紛,答應工會以提早退休計劃代替裁員,事件才告平息。金正泰對工會妥協的決定受到證券分析員的質疑,認為他未必可以維護股東的利益,因為估計銀行合併後員工總數達2.2萬,員工重疊情況高達3至5成。
不過,分析員認為金正泰是在施緩兵之計,因為合併計劃需時數月,現時考慮裁員問題為時尚早,要待合併後才能充分了解公司的實際需要。而且金正泰只答允不裁減低層員工,並沒有承諾不減少管理人員,事實上,他有意裁減總部3成的行政人員,並更換半數董事局成員,更準備首次委任女性入國民銀行的董事局。
此外,為了推動員工的積極性,更設立全國最大規範的員工認股權計劃。他更以身作則,只收取極低年薪,以認股權取代薪酬。為了使合併計劃順利進行,他更積極向員工解釋公司的策略,過去1年已先後會見6000名員工。
作為全國最大銀行的總裁,金正泰對金融業的影響顯然不能忽視,但南韓政府將來會否減少干預銀行運作,令金融業改革得以落實,仍有待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