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料癱妻15年 丈夫不離不棄

照料癱妻15年 丈夫不離不棄

黃太十五年前患了罕見的運動神經細胞疾病,全身癱瘓,無法自我照顧,需要丈夫及兩名傭人輪流照料,黃先生向記者說:「十五年嚟我都試過幾次想放棄,但佢係我太太,我有責任要照顧佢,惟有堅持到𠵱家!」而病人組織批評當局對這類病人支援極少,尤其是「病得愈重,支援就愈少」。

本港約百多名患者
香港肌健協會顧問醫生葉永玉表示,運動神經細胞疾病是肌肉萎縮症的一種,因患者自行製造抗體對抗自身的神經系統,導致四肢無力,嚴重者會全身癱瘓,病發高峯期在四十歲至六十歲,本港約有一百多名這類患者,其中兩成病情嚴重。
由於癱瘓的病人均以造口及氣口來餵食和呼吸,容易感染細菌,故病人需要每天抽痰二、三十次防止肺部感染,家人均感到心力交瘁。其中黃先生的太太,十五年前,只有三十六歲時病發,初時只是手指及手腳無力,踏入第六年病情急速惡化,不但無法行動,連聲帶也退化,無法說話。
黃先生慨歎妻子的病令「成個家庭都崩潰」,當時幼女只有四、五歲,他只好把大女兒交給在外國生活的親人照顧,自己帶着幼女和照顧妻子。他並僱用兩名外傭輪流照料太太,除外傭開支外,病妻每月醫療用品等費用高達五千多元,故盼當局提供協助。

社工指摘支援不足
該會社工楊翠芝批評當局支援嚴重不足,病情愈嚴重者,支援就愈少,不但護理院不照顧全癱及六十五歲以下的成人,就連家務助理服務也不為身上有造口及插上喉管的病人提供服務,所以要求當局開設長期和短期病牀,以及提供醫療援助。
妻子需要長期洗腎的立法會議員黃成智強調會跟進此問題,並批評當局的長期病患者政策「落後」及「冷血」。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