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聖誕期間舉辦的香港冬季嘉年華,經過一個月來鬧哄哄的場面後,終於在今星期暫時「休息」,待農曆年假期再開放賀歲。一個月下來,共有150萬人次入場,總收入達1億2千萬元,是香港遊樂場罕有的成功典範,特別是在今時今日經濟低迷的香港,這就更顯得難能可貴。
由冬季嘉年華的賺到笑與近年不斷虧損的海洋公園比較,不難找出兩套不同經營理念,或者由此引發了兩種不同的結果。
海洋公園行的是一次過收費制度,只要付入場費後,園內的觀賞節目和遊戲玩樂都是免費的,這是典型的「平均主義」,充滿吃大鍋飯的心態,因為只要付出可觀數目的門票,內裏節目任玩任睇。表面是進場的人絕對是享受同等待遇,但事實上並非如此。
首先此一制度最大的缺點是假設每個人都喜歡玩同樣的遊戲,也會有時間精力去玩足大部分遊戲,這種假設只有在沒有其他競爭對手情形下才有市場。事實是大部分人對遊戲玩樂的種類是要求有選擇性的,人們會隨着年齡、性格、經濟環境而作出不同選擇,一站式收費明顯剝奪了人們的選擇權,變成了主辦機構替所有人作出了同一的選擇,可以想到這制度一定會吸引不到那些喜歡擁有選擇權的顧客。
反觀冬季嘉年華是免費入場,進場以後,顧客喜歡甚麼遊戲才付錢去玩。顧客可以因應個人喜好或經濟原則,去選擇自己要玩的遊戲,各適其適,甚至甚麼也不玩,只是趁機熱鬧一番也成。因為進場的代價是零,所以每天吸引數萬人到場,主辦機構清楚知道公司的賺蝕是決定那些龐大進場的人流是否花費玩遊戲,於是公司上下一定在設計和安排遊戲節目中用盡心血,務求吸引人花費。收費方面也因節目的「新潮」和受歡迎程度而作不同收費,完全脫離平均主義做法,實行用者自付的市場經濟原則,這樣一來,各遊戲攤位也要各自競爭以爭取最大顧客群,完全不容許吃大鍋飯心態出現。
在一站式收費的管理模式下,每人付同樣費用進場,結果是那些身強力壯、精力充沛之輩,甚麼遊戲都玩遍,他們是最「着數」的一群,而那些不那麼活躍的人便往往是補貼別人去玩的一群。而且園內一些最吸引的節目一定大排長龍,因為費用已包在入場券,不玩是對不起自己,結果,最吸引的節目爭破頭,不很吸引的乏人問津,本來是「平均主義」的理念變得極不平均。也因為玩遊戲不用再付錢,各遊戲攤位不用再花心思去吸引顧客,得過且過也就算了,反正是玩不玩錢也收定了,在沒有競爭壓力下的遊戲節目相信難有佳績。
一站式收費也同時剝奪了顧客的消費意欲,因為他們有一個觀念是入場費已花了很多錢,進到場內應該再不用花費了,所以連帶場內的零食和紀念品的攤檔生意也做不起來。反而在沒有入場費的情形下,人們可以根據喜好自由花錢,在這種氣氛下,人們是樂意消費的,所以嘉年華內攤檔也生意滔滔。
以上觀察表明,即使在今日經濟低潮的香港,如果營商理念能配合市民喜好,生意仍大有可為。
英明資產管理有限公司
電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