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能源財團安隆(Enron)醜聞曝光,受牽涉之朝野政客大有人在。布殊及其幕僚共接受安隆以百萬計政治捐獻,自然成為傳媒質疑抨擊焦點。由此,令人想到四年前金融風暴席捲亞洲,美國政商菁英在跨國財團藉泡沫經濟獲取暴利後,紛指亞洲諸國政商勾結肆虐,滋長貪污腐敗,咎由自取,並稱之為「亞洲裙帶資本主義」,絕口不提自身一直推波助瀾,製造泡沫漁利的舊帳。印尼蘇哈托政權貪污獨裁腐敗,又何嘗不是美國的忠實盟友?
且看安隆醜聞,單以出身石油公司總裁的副總裁切尼為例,就足見美式裙帶資本主義之齷齪。布殊上台後,由他親自主理國家能源政策,安隆總裁已先後與之正式會談六次。如此殊遇,獨一無二。切尼訂立之能源政策雖飽受國內外抨擊,被指違反環保原則,但卻與安隆之利益暗合,恍如度身訂造,令人咋舌。能源財團食髓知味,軍火商亦不甘後人,藉政治捐獻等手段,憑「利益輸送」向政界「游說」。老布殊除了是石油大亨外,於卸任總統後,又擔任大萊集團顧問,專門收購瀕臨倒閉之軍火生產企業,神奇之處在於一經轉手就能起死回生,頻獲政府定單而業務轉虧為盈,恍似點石成金,暴利源源而來。
冰山一角,已足反映布殊這個總統家族以至美國政界,與跨國財團之互利關係,千絲萬縷,恍如黑洞。美式裙帶資本主義之下,布殊政府霸權政策改弦更張,又豈是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