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事金融服務業的人士,工作一段長時間後,很多都會興起創業念頭。不過,陳李彩珍卻選擇為老爺打理家族事業,而且更是一行十分傳統的業務:食米。 撰文:黃偉強
陳李彩珍說,兩年多前老爺(陳有慶)問她是否有興趣打理從事食米進口及批發業務的香泰米業,希望為傳統的米業引入現代化管理。她笑言,自己本身好鍾意飲食、喜歡接受挑戰,加上過去從事金融服務業時與各階層均有接觸,累積的市場推廣經驗亦可借用於食米市場上。
香泰於50年代成立,為政府註冊食米入口商,業務一直以批發為主。過去數十年,雖然人口不斷上升,但全港食米年消耗量則一直維持於30多萬噸。踏入90年代,她認為,業務應開始朝大眾化市場發展,尋找本身的銷售對象,在家族人脈及業務網絡的支持下(見另文)遂決定自行開拓零售市場。
她表示,食米始終是中國人的主要糧食,傳統的銷售方式較難令人了解公司產品質素,故希望以新形象方式介紹產品予市民,給予顧客不同選擇。99年接手後,便開始從形象、包裝及推廣等方面着手,99年先為其好運牌泰國香米更改裝潢,去年則引入天地牌極品絲苗及禾味牌珍珠米。
陳李彩珍表示,3個品牌主要針對不同顧客,好運牌泰國米有天然茉莉花香,容易為市場接受,適合一般普羅大眾;從中國引入的頂級絲苗則迎合較高檔次的市場;至於禾味珍珠米則強調質地軟熟,一煮為軟綿,特別適合作為BB的粥仔或老人家食用,由於黏性特高,亦可以作為壽司材料。
在其領導下,香泰引入了新的市務推廣方法。如為了令市民了解其產品,香泰便於港九不同商場舉行推廣活動,試食會等。推廣產品時,除價格較便宜外,亦會附送其他食品優惠券。此外,公司又特地製作了兩套卡通短片,供幼稚園於校內播放,教育小朋友珍惜食米,反應十分理想。
最近公司又覓得影星郭少芸為其拍宣傳短片,並於電視台及巴士上賣廣告。投入大量資源推行推廣,邊際利潤會否下跌,反而得不償失?
陳李彩珍承認,成本必然會上升,但作為一項長期投資,目前可說是發展的前期階段,是其市場策略之一,務求以最佳價錢給予市民最好的產品。
由於香泰並非上市公司,公司營業狀況未有公開,陳太只表示,01年銷售額較00年上升逾1倍。02年目標,除會推出更多品牌的食米外,亦會發展副食品系列,最終希望能將公司現有入口食米配額全部轉至零售渠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