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論:應確保公眾不被假帳目誤導 - 盧峯

蘋論:應確保公眾不被假帳目誤導 - 盧峯

像Enron這樣的大型企業倒閉破產當然是非常矚目的大新聞,但原來更大的新聞還在後頭。因為在Enron倒閉後所揭發出的種種不當行為比倒閉事件本身還有震撼性、還要刺激。譬如從最近的發現顯示,Enron的高層管理人員居然成立大量名稱奇怪的空殼公司如速龍(Raptor)等以製造虛假的盈利紀錄;又譬如公司的核數師雖然一早已知道帳目有問題,卻仍然讓公司過關,甚至在出事後把涉及的文件銷毀。至於Enron高層與美國現政府的最高層包括總統喬治布殊、副總統切尼的密切關係,更讓不少美國傳媒嗅到了醜聞的味道來。

未盡獨立核數職責
不過在揭發出來的問題中,最讓人震驚的就是負責核數的會計師行不僅沒有善盡獨立核數的工作,反而任由有問題的帳目蒙混過去,有職員甚至在事後協助銷毀有問題的帳目及文件;像這樣嚴重的失職情況已不僅是操守的問題,簡直是形同聯手編做一個騙局,令小投資者在被誤導的情況下受騙。要知道公司的實際盈利情況是投資者決定是否投資該公司最基本及最重要的資料,也是決定公司股價的最重要因素,而核數師的工作就是要確保有關數字的真確性。現在Enron的核數師明知帳目、盈利數字有問題仍讓它通過,這跟聯手設下騙局實在沒有多少分別。
事實上不僅在Enron的事件中發現負責核數的會計師行未能克盡基本的責任,其他重大的企業財務危機例如在金融風暴中幾乎破產的廣東省政府窗口公司——粵海企業就有類似的問題。據積極參與粵海債務重組(debtrestructuring)的武捷思博士在他的新書《中國的鳳凰》(ChinesePhoenix)中指出,粵海內部管理不善、監管不足固然是它的致命傷,但核數師對多年來出現的問題帳目不置一詞、未能及時示警,也應對粵海一團糟的財務狀況負上責任。

嚴重打擊投資信心
正如著名經濟學者克魯明(PaulKrugman)指出,獨立及負責任的核數工作是公平的資本市場的基石,若果負責核數工作的會計師行繼續出現大量的疏漏,釀成更多的企業財務危機甚至倒閉,那將大大打擊投資者的信心,影響資本市場的順利運作。因此,整個會計行業固然需要重新強化它本身的操守及運作,負責監管金融市場的機構更需要引進措施防止負責核數的會計師行跟上市公司關係過於密切,以免無法發揮獨立監察的作用,例如規定每隔一段時間公司便要轉換核數師;只有這樣才能減少投資者及公眾受虛假帳目誤導的機會。
(圖)武捷思博士的新書《中國的鳳凰》(ChinesePhoeni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