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佢問我:『你做咗咁多年蠱惑仔,到底為咗乜?不如充實啲重好。』因為一句說話,我開始諗自己嘅將來。」由黑社會小頭目變為乖乖仔,二十二歲的阿B坦言是因為社工Sa姐鄭惠卿的一句話。Sa姐昨日獲香港社會工作人員協會選為優秀社工,看着她從衞生福利局局長楊永強手中接過獎項,坐在台下的阿B頻說是「實至名歸」。
回想兩年前的一個晚上,阿B深宵在街頭遇上當了十五年社工的「Sa姐」,作為一個「蠱惑仔」,阿B本對她非常反感,常以粗口回應她的關懷,直至某次阿B因傷人被捕,「大佬」們拍心口叫他不用怕,說會替他找律師。結果上庭當日,「大佬」們連影兒也沒有,阿B才醒悟Sa姐平日說的都很對,所謂兄弟,不過如此。
為協助阿B重踏正途,Sa姐知他愛音樂,便介紹他加入青年中心的樂隊,「我見到阿B佢好畀心機去搵嘢做,就係為咗儲錢買結他,只係讀到小學嘅佢,亦好努力練字填詞,表演時亦好認真,見到佢成個人變晒,我真係好感動。」Sa姐一臉欣慰地說。
自小在單親家庭長大的Sa姐,成長過程中深深體會到對人關懷的重要,故立志當社工服務人群,「做社工係我最大嘅獎勵,因為可以幫到青少年發掘佢哋嘅寶藏」。
駐校社工葉慧蓉昨日亦獲頒新秀社工獎,獎項背後,是個悲傷的故事。去年六月,葉慧蓉服務的學校有一男童自殺身亡,初出茅廬的她雖然緊張,但仍冷靜處理學童雙親的情緒問題。
「初時見到個爸爸同媽媽分開坐,爸爸只係識得喊,媽媽就呆咗,連喊都唔識。」經一輪輔導與傾談後,兩個本來自怨自艾的成年人,手握着手,一邊喊一邊互相擁抱,葉慧蓉說:「嗰一刻好touching(感動)」。
同獲選新秀社工的陳嘉珍在離島區專注青少年服務,她指在一年多的社工生涯中,最鼓舞是帶領學生到國內交流後,明顯見他們增強了自信。另一名優秀社工柯明蕙服務舊區居民十多年,曾在去年六月處理大坑東邨居民的緊急調遷事件。
記者:陳倩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