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雖然去年政府放寬工業用地用途,容許加入資訊科技、電訊業、娛樂及教育用途,但手持逾千萬方呎工廈樓面的順昌集團,董事楊國全指出,工業區內物業多見殘舊,難吸引教育團體及娛樂場所,受惠的只是工業區邊緣的三幾座大廈,因此政府的措施仍是幫不了工廈。
楊國全形容工廈情況是「困獸鬥」,租金欠上升動力,即使政府放寬了工廈的用途仍無助益,他反問「若你是學生,你會否選一間位於工廠區的學院進修?」至於位處廠區邊緣的一批,根本「唔憂租」。
該集團位於觀塘大業街的3座廠廈,有效租金低至3元,較去年同期跌50%,反而臨近九龍灣德福花園的楊耀松(第八)工廈,可企穩每方呎6.5至7元。
面對工業北移,廠廈租金逐年下跌,但該集團廠廈從無重建或標售的念頭,因樓市在這兩三年內一直疲弱,他認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每月收租最穩陣。
至於楊耀松家族持有的土瓜灣旭日街9號志聯昌工業大廈及15號順緯工業大廈,雖早已獲准作住宅發展,但已取消念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