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爺說香港3年內仍有結構性赤字,言下之意,3年後就會推出消費稅。除了消費稅外,港府已沒有可能改變財政赤字。
過去很多年,港府主要收入是賣地,因此香港的薪俸稅、利得稅皆很低,現在董特首決定放棄高地價政策,換言之,港府再也不可能有豐厚賣地收入。錢從哪裏來?只好收消費稅了。目前經濟差,不是適當時候宣布,希望明年初經濟比較好時才宣布,然後以兩年時間做準備工作,05年就可以開始收消費稅。
現在,社會上有一股要政府瘦身的呼聲,但香港畢竟是法治的地方,公務員的飯碗受法律保護,不是政客喊瘦身就可以瘦身。減薪也可能面對「正常期望」的普通法保護,因為香港有史以來就沒有減過公務員的薪酬。
既然開支無法減,高地價政策又不好,不收消費稅又如何解決財赤問題?
政府財政現赤字,失業率又不斷上升,消費稅能解決財政赤字,但無助解決失業率。要解決失業率的唯一方法是港人自己多多消費,讓別人賺你的錢,你再賺別人的錢。我服務你賺你100元,你服務我也賺我100元,於是你和我都有工作做,都花了100元,何樂而不為?也許,香港也該學習中國大陸,強制一星期5天工作,多一天的假期可以使人們多花一些錢。中國推出5天工作制證明了這是正確的方向,中國在過去幾年經濟突飛猛漲,內部消費大幅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