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中國日報》昨天引述中國國家新聞出版總署的官員表示,雖然當局日前已宣布新聞機構必須由國家資本經營,不准吸收外資和私人資金,但香港不屬海外資金,其投資可作特別的考慮。本港股票市場受到這番言論的刺激,在大陸已染指傳媒及廣告業的Tom.Com公司,其股價大幅上升近一成。
英文《中國日報》昨天報道,全國新聞出版負責人會議今日將在北京閉幕,會議的其中一個主要議題是制訂有關條文,指導內地傳媒的集資活動。國家新聞出版署一名不願透露姓名的官員表示,「有關細節正在商討之中,(政策)很快就會出台。」
報道引述這名官員澄清說,「有關部門的權威人士」本周二對新華社記者表示,「中國的新聞媒體由國家經營,不吸收外資和私人資本」的說法,並不包括香港資本在內。這名官員說,「在投資內地新聞機構問題上,香港資金將有別於海外資金,獲得特殊和良好的對待。」
受到這個利好消息的刺激,已準備全面打入大陸傳媒市場的香港Tom.Com的股價,昨日升了三角,收市報四元零二仙五,升幅達百分八。據了解,Tom.Com已經染指大陸的傳媒及廣告市場,而且做好各種部署。較早時,Tom.Com已購入台灣最大的出版公司PCHome集團,相信是要建立一個橫跨中港台三地的最大的中文平面媒體平台,並為進入中國的出版市場作準備。
根據該名「有關部門的權威人士」,即使中國入世後,內地所有新聞媒體仍必須由國家經營,「不吸收外資和私人資本」。
外國資金可以入股中國的報刊、影音等產品的發行公司,也可投資在中國的電影院,經批准也可與中國資本合作拍攝電影,但是,控股權必須是中方。
該名「權威人士」解釋說,中國加入世貿組織的承諾中,不涉及廣播電視領域,不涉及新聞出版行業的出版製作和經營管理領域。他強調,中國的新聞傳媒依舊「是黨和人民喉舌」,「事關國家安全和政治穩定」,「無論甚麼情況下,黨和人民喉舌性質不能動,正確的導向不能變。」
本報記者/《中國日報》/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