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曉上海話 黃浦江尋金

學曉上海話 黃浦江尋金

本版昨天介紹過,學普通話是未來大趨勢,求職者若無此技傍身,相信難以在職場立足。若然你先覺先知,早已練就一口流利的普通話,建議你不妨早人一步,再學上海話,說不定下一個讓公司看中,禮聘前往京滬「打江山」的人,便是能說上海話的你。

中國入世之後,要數最矚目的城市,不離北京與上海;當中尤以上海這個國內金融及工業重鎮,最具發展空間。要在上海拓展商機,除了「錢財」及「人才」外,便是「溝通交際」;若在洽商之時,能說上幾句「阿拉」(我們)、「儂賀」(你好),相信會事半功倍。
港滬兩地商貿交往日繁,港人赴上海營商或打工的,大不乏人;為了利於發展業務,不少人都開始學習上海話,以便融入當地市場,更容易與不同階層人士溝通。
浸會大學持續進修學院中國文化及語言課程統籌主任林苗指出:「報讀上海話課程的學員,以25至30餘歲的人士為主,大部分為經常到上海公幹的生意人、高級職員及管理層。」

港大浸大開辦課程
浸大這個上海話課程,於去年12月初首次開辦,主要是看準中國入世,港人對上海話課程的需求,應該有所上升。
林苗直言:「中國入世確實是個轉捩點,相信會帶起一片方言學習潮,上海話是普通話以外的第一大方言,所以先行試辦,探一探市場反應如何。」
首次開班便已招收到近20個學員,反應不俗,已決定加開初及中級班;以及將課程的學習時間,由現時的18小時,增至30個小時,學費約為1200至1300元,以應付需求。林苗說:「班數會視乎報名人數而定,每班人數會控制在30至35人以下,以免導師難以兼顧,而影響到課程的口碑。」

奔波港滬愛報讀
除了浸會以外,港大的校外進修部亦提供相關的上海話課程;城大及中大亦曾辦過,但今季則未見。99年春季已開辦上海話課程的港大,可算是提供這類課程的先驅者。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助理教授龍惠珠說:「由於市場反應不俗,2000年秋季之時,已將班數由一班增加至兩班,但都以基礎班為主,到今年才開辦中班。」
現時,已有360名學員先後於港大完成基礎班,年齡介乎20餘至50餘歲之間。龍惠珠說:「學員多是在職人士,以市場推廣、採購員、銷售人員為主。部分人需要經常往返兩地,亦有部分學員,是預先學習,以應付日後所需。」
記者:丹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