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論:今天深圳河是昔日界限街? - 盧峯

蘋論:今天深圳河是昔日界限街? - 盧峯

香港未來的前景如何,是將陷於不可逆轉的衰落或繼續蓬勃發展,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然而值得深思的是外國駐港官員、外國商家及投資者對香港前景的評估都比香港市民來的樂觀,他們甚至有點不理解為何香港人會出現這樣悲觀的情緒。

香港優勢吸引外資
就像新任香港美國商會會長JamesThompson,他在昨天的就職演說中就強調,香港的各項獨特優勢包括自由港地位、簡單稅制及低稅率、公平的法制、自由的傳媒等對外資公司來說依然非常吸引,也是中國其他城市難以相比的。他更認為香港跟珠江三角洲地區的經濟整合其實跟幾十年前香港逐步發展界限街以北的新界地區一樣;而過去的經驗說明,新界的發展並沒有導致市區衰落或香港的衰落。同樣道理,現時珠江三角洲的經濟發展也不會導致香港的衰落。因此香港人不應只以負面的態度或悲觀的情緒面對與珠江三角洲經濟整合的事實。
這位新任主席的發言也許或多或少有點善頌善禱的意味,但他的說法依然很值得港人深思。應該看到,儘管珠江三角洲以至中國其他大城市的經濟有了長足的進步,然而它們的制度條件如法制、資訊自由等仍遠遠及不上香港及其他發達城市,甚至長時間內也不可能追得上;再加上內地因市場經濟制度不成熟、公司管理水平欠佳,令外資或外來經營者面對大量的「隱蔽成本」(hiddencost)如各種各樣的收費以至貪污等。若把這些數額難以估計的隱蔽成本計算在內,內地的成本優勢其實沒有表面的數字大。在一些非勞工密集的行業甚至毫無優勢可言,因此香港在吸引外資方面並不必然處於劣勢的。
更重要的是內地的經濟發展帶來的商機、選擇對香港是利多於弊的。正如我們在過去一再強調,當珠江三角洲及中國內地其他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跟香港拉近時,所產生的購買力、資金、機遇都是極為龐大的,大量內地遊客來港旅遊就是其中一個最好的例子;此外,香港消費者在珠江三角洲地區享受的便宜商品及服務也說明了這個好處。

投資外地壯大香港
事實上香港企業早已走出香港,到不同的地區包括東南亞國家打天下,這種做法不僅無損香港的繁榮,反而令香港更壯大;現在既然出現一個更龐大的新市場,有甚麼理由反而像惶惶不可終日那樣呢?
(圖)新任香港美國商會會長表示香港仍較內地城市具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