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拔米勒李兆峰等九人牽涉其中<br>港府月底審兆峰內幕交易案

羅拔米勒李兆峰等九人牽涉其中
港府月底審兆峰內幕交易案

【本報訊】本報獲悉,港府將於本月底召開內幕交易聆訊,調查多名人士於96年期間買賣兆峰陶瓷股份時有否涉及內幕買賣,其中牽涉的知名人物包括李兆峰夫婦及免稅品店創辦人、百億富豪羅拔米勒。

兆峰陶瓷去年底已被除牌,但圍繞這家傳奇公司的新聞仍未完結。消息稱,證監會經過長時間調查後,懷疑有人在96年4月至10月兆峰停牌前期間,掌握了兆峰陶瓷無法分拆旗下兆峰新概念上市的內幕消息,率先在市場沽售兆峰陶瓷股份。

法安兆亞高層可能應訊
港府經衡量後,本月初決定於月底召開內幕交易聆訊,以調查兆峰陶瓷在該段期間的活動,共有9名人士被列為今次聆訊的涉案人士,其中包括李兆峰及其太太,當時兆峰陶瓷其中一家來往銀行、法安銀行的三名高層,以及當時兆峰新概念的其中一名股東、兆亞集團的四名高層,包括兆亞主席羅拔米勒。不過,涉案者可能以時間緊絀為由要求延遲召開會議,故此有關聆訊日期未有最後定案。
本報就此事向兆亞投資及李兆峰查詢,但至截稿前仍未獲回覆。內幕交易審裁處發言人則表示,若有最新的內幕交易案件,該處會公布。
兆峰陶瓷是在94年11月成立新概念公司,並注入其內地的多個陶瓷合資項目,同時引入一批投資者外資6.6億元認購新概念股份,又準備將新概念分拆上市。當時,新概念的股東包括萬國寶通銀行旗下花旗亞洲、滙豐直接投資、美國寶信、兆亞集團、邵氏資產管理及新鴻基中國等。

兆峰陶瓷其後於95年因投資德國陶瓷機械廠時遇上重大損失,令到分拆新概念的行動成為該公司翻身的主要部署。不過,該公司在96年10月宣布分拆計劃可能無法成事,並要與銀行界商討債務重組,故此暫停買賣。

悉新概念分拆事敗沽貨
資料顯示,李兆峰夫婦至95年12月31日合共擁有8.8億股兆峰陶瓷,但至96年12月31日則只有7.78億股。兆亞集團沒有任何紀錄顯示其曾持有兆峰陶瓷股份,但本報獲悉,兆亞於96年初持有約5000萬股兆峰陶瓷,於96年10月則沒有持股。
法安銀行本身是兆峰陶瓷的來往銀行之一,消息指該銀行在兆峰陶瓷93年上市時曾收取逾3000萬股兆峰陶瓷股份以代替部分債項,結果該銀行在96年4月至10月期間也將股份沽出。
根據條例,任何人涉嫌掌握一些對公司股價有重大影響的消息,並向其他人士披露有關敏感資料,即有可能觸犯內幕交易,財政司司長可委任內幕交易審裁處研訊有關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