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朋友失業了,以往他除了正職外,還可以身兼數職,工作多至他要推掉。可是現在連僅有的正職收入也失去,光靠妻子的收入,根本不可能維持。朋友拚命找工作,找了兩個月後,終捱不下去,只好申請破產。在申請破產前,他還特地致電那個為他做按揭,給了他很多優惠的銀行經理:「對不起,我真的捱不下去。」
申請破產後,擔子反而輕了,朋友身邊有好幾個「破產之友」,不斷教他一些「破產竅門」,如何表面潦倒,內裏風光,還着他千萬不要那麼努力工作,因為賺到的都不歸自己,為何白費心機?只要時間過去,破產解除後,又會是一條好漢。
但朋友似乎聽不進耳,不斷找工作,一些比他以前低好幾個職級的職位,他都照樣去應徵,照樣努力去做。問他:「那樣辛苦工作,得到的都不是拿去還債嗎?倒不如不幹吧!」他卻說:「賺不到錢,但可以賺取工作經驗和認識更多人,這些都是我的資產,不會因為還債送了給別人,人家搶也搶不到!如果這幾年斤斤計較只坐不做,豈不是白費了?莫非幾年後找工作,在履歷上填上『破產中』這個工作經驗嗎?不趁現在做好準備,幾年後怎能成為『好漢』?」現在,他仍一天工作十二小時,無怨無尤,還自學各種新知識。
這個故事沒有甚麼寓意,也沒有教人驚喜的情節,是一個很典型的「負資產」悲情故事,可哀的是悲情變了這個時代的典型。把它寫下來,是要為這個苦澀的年頭作個見證,希望日後回頭看,已是香港最苦的時代。(破產故事.下)
《荒謬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