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最緊要有希望,做負資產亦如是。
約一年前,立法會有議員提出要救負資產。結果,非議四起,議而無從再議。當時,有議員反問:「今日若救負資產,難道明天要救買股票蝕錢的人?」我的反駁如下:住宅物業和股票不可相提並論,若可,何解政府只借錢予市民買樓,而從不借錢予市民買股票?樓是必需品,一間屋和一個家是緊緊相連,股票極其量只可充作牆紙。按了股票,一旦價值大跌,銀主自會快速斬倉消除風險,因早有法定機制;按了樓,在現有的法定機制下,要斬,需時甚久,斬得樓來,問題已非常嚴重(特別在通縮時期)。何況,香港政府,甚至整個香港社會,都應該為九七至九九年間淪為徹頭徹尾的負資產者,作一些道義上的承擔。(此論何來,明天再講。)
早一陣子,有高官指出:「政府儲備得幾千億,救負資產大拿拿要用幾千億,點救?救咗,香港其他人唔使食飯?」(大致上係咁講)我的反駁如下:應該救就要救,若無錢,借番嚟都要救!政府驚唔夠錢,就好應該努力去搵多啲,並要同負資產人士講:「你哋的痛苦,政府好明白,現在努力想緊辦法,請忍耐忍耐,政府會先救徹頭徹尾負資產者,至於其他,一步一步嚟,急都急唔嚟。」
做人最緊要有希望,倘若決絕一聲話唔救!咁會好傷害香港人的凝聚力,我就從來唔會咁樣對債主講嘢。
按:香港目前有二個組織幫負資產,欲知詳情,請電陳偉業議員辦事處(24113107)或商業電台一台。
自己沒有電腦和傳真機,收電郵要隔幾天,故未能與讀者緊密聯絡,請見諒!曾想過到網吧處理電郵,但又唔識電腦,點算?聽聞有些網吧有美少女相伴教人用電腦,我於是問個心:「去嗰種網吧搞電郵好唔好?」個心但笑不語,重笑得好開心。問不到正面答案,於是再問老婆,點知……
許多電郵都叫我講多些如何逆境求生的道理,其實,道理早在專欄的一字一句間。
電郵:
每日連載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