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球壇過去十多年相當依賴小球會給予年輕球員上陣機會,可是隨着球市不景,隊數日少,今屆僅餘澎馬流浪堅持重用新秀;不過,該支以老帶新的小球會,以表現來證明了存在價值。
翻查近年一線土產華將的出身,大部分是從中小型球會開始球員生涯,其中李健和、譚兆偉、歐偉倫及羅繼華等離開銀禧(現體院)後,便加盟當年以老帶新的東方;而丘建威、岑國培及黃志強等則於同樣喜用新秀的駒騰起步,到較近期的傑志及東方也曾起用大量經驗淺的小將。
年輕球員在沒有太大壓力的環境下成長,一般較容易適應甲組比賽,再經過一段時間的磨練後,部分是可以「上位」。
澎馬流浪今屆「收留」多名二十出頭的小將,配合哥連斯、譚兆偉、安列頓及卡沙等經驗球員,發揮遠較預期理想,論表現絕不遜於愉園及晨曦,更闖入今天的聯賽盃決賽。總監李輝立承認,球隊目前所得的成績是遠超預期,對贊助商算是已有交代,但他慨歎足總及友會過去忽略青訓,球員青黃不接問題將愈來愈嚴重,只有一間球會給新秀作為踏腳石絕不足夠。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