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圈短談:日背城借一 圓匯大貶值

財圈短談:日背城借一 圓匯大貶值

正當中國對日本政府刻意讓日圓貶值感到憂慮,擔心一旦日圓跌到140水平兌1美元,勢必對人民幣的滙率增加壓力,並影響中國的出口之際,日本前財務省次官,被傳媒稱為「日圓先生」的神原英資卻在此時發出驚人的言論,預測日圓在今年年底可進一步跌到150至160水平,原因是日本經濟基本因素仍十分疲弱。

神原現時是慶應大學教授,雖已是平民身分,但在日本財經官員中仍有一定影響力,因此他的言論仍為滙市投資者所重視。至於現任官員方面,正在訪美的經濟財政大臣竹中平藏就說,日圓兌美元去年下跌了13.2%,貶值符合日本的經濟利益,消息一度令日圓跌穿133水平,再次顯示日圓有計劃地貶值是得到美國政府默許,比起98年的那次日圓貶值,日本這次更有恃無恐。美國當然也不是純粹要幫日本一把,既然強勢美元政策仍揮之不去,美國也只有放手讓第二大國際貨幣日圓貶值,才能迫使已積弱3年的歐元升值,改善美歐之間的貿易逆差。
不過,日圓再度大幅貶值,除了對日本大有好處之外,其潛在的副作用也不少,最明顯是引發對新一輪亞洲金融風暴的疑慮,以及亞洲各國對日本「輸出」自身經濟問題的不滿,如果亞洲整體經濟真的因此而大受打擊,日本也很難獨善其身。

以鄰為壑 難被認同
當然這次日圓下滑也有不同於98年的地方,去年日圓一直在120上下徘徊,至今也只貶值了10%左右,情況並非已失控(98年一度跌到147水平);此外,90年代中期日本在東南亞曾有大量投資,98年中日資因日圓下跌而大量抽調資金回國,才激化了金融風暴。不過目前日資在亞洲其他國家的投資已大減,因此不會出現類似98年的危機。事實上,一些本身經濟較穩定的地區如台灣、新加坡等更樂於跟隨日圓將自身的貨幣貶值,以刺激出口。
神原也認為亞洲各國應可在貨幣政策上同日本合作,例如組成貨幣聯盟,使區內的貿易和投資有較為穩定的貨幣環境;特別之處是他也提到同美元掛鈎的港元和馬元幣值應調低。

其實日本市場只佔本港整體出口的5.5%,因此日圓貶值(即港元相對升值)對香港經濟的直接影響並不大。反而是一旦日圓跌至140至150水平,勢必令人民幣有貶值壓力,打擊投資者對港元聯繫滙率的信心,中國的經濟增長也必然被拖慢,北京有官員便指摘日本在試圖「以鄰為壑」。
實情是在面對10年來第4度衰退之下,日本政府已累積了666兆日圓的龐大國債,債務達到其GDP的1.33倍,傳統的調控經濟措施如增加政府開支和放寬銀根等已用到極限,除了貶值一途已無其他法寶。理論上日圓貶值有助增加日貨出口的競爭力,以及藉入口貨品漲價改善通縮情況。而長期通縮已令日本陷入流動資金陷阱(LiquidityTrap),放鬆銀根不會刺激私人消費,只能導致日圓下跌。
可以說,日圓貶值是日本政府在本國經濟已藥石無靈之下的最後一試,即使有效也仍治標而不治本,要使日本經濟起死回生,日本應對其產業進行結構改革。作為同屬亞洲市場的一員,我們樂於見到日本復甦,但卻不能認同其自私的手法。
姚遷 博浩資產組合管理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