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第4季起,日圓大幅貶值,至今兌美元已跌掉12%,跌勢之速為近數年來少見,難怪立刻引起了東南亞諸國憂慮和指摘。正在衰退泥淖中苦苦掙扎的國家極不願見1998年事件重演,當年日圓也大幅貶值,嚴重威脅以出口為主的國家之經濟復甦,後經美國和中國聯合施壓,日圓才停止下滑,也因此恢復了各國經濟增長。
今次日圓貶值,正因為政府要員不斷直接和間接鼓吹弱日圓來救日本經濟,令全世界的人都清楚看到日本政府的意願。表面看來,低日圓對以出口為主的日本絕對有利,而日本政府也希望像過去數十年一樣,以大量增加出口來令國家擺脫衰退。但今時不同往日,過去10年日本經濟基本上是每下愈況,日本政府為了振興經濟,大灑金錢去拯救一團糟的銀行體系,結果以國民生產值作比率算,日本變成了全世界負債最重的國家,總負債是GDP的兩倍,而且還不斷增加,所以日本債券市場是全球最大的。
假如日圓貶值,以出口為主的大企業如新力、豐田等盈利一定大增,股市表現良好,屆時投資者便選擇把利息微薄的債券賣掉,轉投到股市去,股市便會持續向上。結果是股市愈旺,債券價格愈跌,利息便會向上,日本政府10年期債券息率是1.4厘,以這樣低微的息率發債,日本政府的財政赤字尚且不斷增加,倘若息率只提高0.5厘,利息開支便會增加近40%,真不知政府如何應付。
雖然日本債市是全球最大,但外國投資者只擁有大約6%的日本債券,絕大多數由日本的銀行、保險公司、退休金基金等持有。債券價格下滑,定會帶給以上機構龐大的損失,結果,日本政府可能利用日圓貶值救了出口工業,但卻害了金融業體系。而且日圓大幅貶值,一定會令入口貨品如石油、衣物、農產品等價格上漲,令本來消費意欲已大減的國民更加不敢消費,從而阻慢經濟復甦。
日圓的貶值已經引起亞洲各國激烈的回響,特別是那些與日本產品相近的國家和地區,例如南韓、台灣、新加坡等。日本產品價格下調自然增加它們的競爭壓力,在此情況下,它們會被迫作出果斷的抉擇以求生存,其一是相應把自己的貨幣也貶值,甚至比日圓貶值更多。此例一開,競相貶值成風,那時每個國家都希望利用貶值把鄰國變成乞丐(beggarthyneighbour),1930年代的可怖經歷將會重臨,這是為甚麼各國寧可責罵日本也不願跟隨貶值的原因。
日圓的貶值也同時替台灣、南韓和新加坡的產品帶來價格上的壓力,因為這些國家產品質素與日本仍有距離,惟有被迫在價格方面進一步調低,而在減價的同時又能保持盈利的唯一方法是降低成本。這樣一來,迫使更多製造商把工廠移往營運成本相對低廉的中國,大量增加了外資投入中國市場。
近日,美國出口商不約而同向美政府施壓,要求政府出手相助,隨後日本政府已表示日圓滑落過急令人憂慮。從美日政府的「表態」看來,日圓大概會在132浮沉,看來一場日圓貶值「驚魂」快將結束。
英明資產管理有限公司
電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