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軍周四將首批阿富汗塔利班及阿蓋德組織的戰俘,送往古巴關塔那摩灣美軍基地時,曾與一批槍手爆發槍戰,但無人受傷。不過,美軍押解戰俘的手法卻被指為不人道,國防部因而要求新聞機構在未得批准前,不可發放押送戰俘的影像。
二十名塔利班及阿蓋德戰俘,周四晚在阿富汗南部坎大哈的機場登上C-17運輸機。飛機起飛約二十分鐘後,八至十四名身分不明的槍手由三處地點闖入機場範圍開火,海軍陸戰隊則以M-16步槍及機槍還擊。
槍戰歷時約四十分鐘,槍手全部逃脫,事件中無人受傷。槍手身分及動機未明,但海軍指揮官梅里曼稱,阿富汗仍有些塔利班和阿蓋德支持者,「不曉得他們何時會突然跳出來」。官員強調槍戰與押送戰俘事件無關。
雖然戰俘乘坐的運輸機未受槍戰影響,但美軍押送的手法卻招來批評。有報道指美軍為戰俘注射鎮靜劑、戴上頭罩,再用鎖鏈綑在座位上,二十小時航程中,戰俘不准離座,生理需要要用手提尿袋解決。在有線新聞網絡(CNN)的片段中,可見戰俘被鐐銬鎖着,串成一行登機。
國際特赦組織周四發表聲明,指有關報道「令人憂慮」,並反對向戰俘採嚴苛措施。但美國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指戰俘是危險人士,授權海軍陸戰隊對戰俘採取「適當約束措施」。
美國國防部發言人拒絕評論報道,只強調一切做法會按《日內瓦公約》中有關戰俘待遇的條款而行。但國防部官員勒令CNN、哥倫比亞廣播公司、《陸軍時報》等多家新聞機構,未得批准不可發送戰俘蒙頭上銬的照片及影片,指國際紅十字會認為公布這些影像會違反《日內瓦公約》禁止「侮辱、降低人格照片」的條款。
綜合外電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