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想像過學生可自行決定學習進度?學校只論智力程度、不論年齡來為學生編班?在一向予人保守感覺的英國,教學模式將作重大突破,學生只需在家中或學校上網聽課,且可按能力自訂學習進度,大有以「數碼課程」取代教師之勢。
這個為學生提供「個人化學習模式」的計劃,將打破教師傳統以來作為「知識泉源」的角色。學生只需一部電腦,從互聯網下載課程計劃,便可按自己所需的時間表、進度及環境學習。
英國教育大臣莫里斯解釋,一個給學生「度身訂做」的學習計劃,代表十五歲的聰穎學生也可修讀大學課程;天資較平庸的,可能仍在學習閱讀、寫作及算數的階段。
學生如何聽課?可透過互聯網聆聽學校安排世界級教師或專家在外地講課。日曬雨淋地出外考察?不必了,他們可從虛擬現實環境中視察。學習上遇到問題怎辦?可向虛擬社區中的同窗或透過電郵向老師請教。
學生將透過互聯網交功課,獲「自動評分」。學校網絡會與所屬社區連繫,學生在上課以外時間仍能與學校的網上圖書館連線。
英國教育部今年九月將撥款五千萬英鎊(約五億六千二百萬港元),在英格蘭地區二萬三千間學校推行這個「網上課程」。
‧網上課程的資源,包括電子學習資料圖書館;
‧專為學校而設的網上購物服務;
‧給學校金錢添置網上課程所需的資源;
‧協助教師尋找所需資料的軟件;
‧成立一個顧問委員會保證各科目都得到所需資源。
英國政府未來兩年將耗資一億英鎊(約十一億二千四百萬港元),為英格蘭十萬名教師添置手提電腦。當局相信,在足夠配套設施配合下,教師今後可有更多時間教導學生,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莫里斯說:「這計劃首次讓教師以個體來教導學生。」
綜合外電報道